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225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介绍了涡轮榫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多场载荷分析、裂纹萌生寿命评估、裂纹扩展模拟和试验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现有研究的进展、不足以及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涡轮榫接结构使用寿命和损伤容限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现有的分析和试验方法能基本实现涡轮榫接的疲劳寿命评估,但由于各种局限性,工程适用性亟待提高,仍需稳健的载荷降阶分析方法、基于物理机制和数据驱动的寿命评估方法、载荷历程相关的裂纹扩展寿命评估方法和复杂热力环境下的试验技术,从而建立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榫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及验证体系。  相似文献   
202.
为研制满足《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的某涡轴发动机适航吸雨试验器,采用激光粒度仪对涡流喷嘴、离心喷嘴及直射式喷嘴的喷水特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离心喷嘴的雨滴平均直径为500~1500μm,直射式喷嘴喷水时没有雨滴产生,均与吸雨合格审定标准的雨滴平均直径2660μm偏差较大;在满足某涡轴发动机适航吸雨流量的前提下,涡流喷嘴的雨滴平均直径为2077~3365μm,与吸雨合格审定标准的雨滴平均直径偏差较小,并且雨滴尺寸随供水压力的提高和测量截面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旋翼航空器发动机适航吸雨试验器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也可供其他航空器发动机适航吸雨试验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3.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盘腔泄漏流对某型辅助动力装置涡轮部件性能及流场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盘腔泄漏流对涡轮性能有较大影响,泄漏流不影响涡轮进口流量,但会影响功率分配并明显降低涡轮效率。优化搭接结构可减小盘腔泄漏流流量,提高涡轮效率。盘腔泄漏流对二级导向叶片通道流场影响较小,对二级工作叶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30%叶高以下区域。盘腔泄漏流促进了二级工作叶片叶根部位漩涡的发展,增大了叶片通道的二次流损失。  相似文献   
204.
利用CFX软件对某航空发动机应急油路内部流动进行模拟,通过计算得到该航空发动机应急油路喷嘴出口压力随引射角度、引射距离、引射压力及喷嘴安装孔直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5.
206.
针对因发动机个体性能差异和性能衰减引起的发动机模型与真实发动机之间的失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卡尔曼滤波器的模型自适应修正方法。以MATLAB下封装的GasTurb模型为基础,将其输出作为卡尔曼滤波器的基准值,将发动机部件修正因子作为滤波器的增广状态变量进行估计,再将所得到的部件修正因子作为GasTurb模型输入对发动机个体性能进行计算。以涡轴发动机为应用对象,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7.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SiC纤维增强钛合金整体叶环的强度,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整体叶环子午截面的周向应力分布,分析了其承载模式和理论破裂转速,然后通过高速旋转台试验测定了整体叶环的实际破裂转速。研究结果表明,以复合材料的局部最大周向应力计算的整体叶环的破裂转速与实际测试结果最为接近。叶环残骸断口SEM照片显示,超速旋转过程中首先发生了SiC纤维丝与钛合金基体的界面分脱,随后纤维丝被拉断导致复合材料承载能力下降,最终引起整体叶环的破裂。  相似文献   
208.
209.
丁水汀  于航  邱天  单晓明  贺宜红 《航空学报》2020,41(1):123221-123221
换热对于容腔瞬态响应过程有显著影响,而目前缺乏分析容腔瞬态过程换热的通用方法,导致容腔瞬态响应模拟精度较差。针对这一现状,基于自由射流、冲击射流及外掠平板换热理论,提出了一种模拟非绝热单孔容腔瞬态充气过程换热的理论方法。应用该方法模拟了容腔压力和温度的瞬态响应过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法的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压力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3%,温度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而绝热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相比,压力和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可达12%和14%,等温模型的压力和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可达6%和7%,说明理论方法显著提高了容腔瞬态响应模拟精度。同时,理论分析方法不仅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还能够极大地降低分析容腔瞬态换热的成本,可以有效支撑空气系统非绝热容腔元件建模。  相似文献   
210.
以全环回流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离子体点火器进行地面点火试验研究,并与采用常规电火花点火器进行地面点火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体点火器进行燃烧室点火可使燃烧室具有更宽的贫油点火边界,且能有效减小点火延迟时间;燃烧室着火后的联焰与点火器的特性无关,采用纯气动雾化喷嘴的燃烧室,在进口空气马赫数0.09到0.13范围内,增加进气流速有助于燃烧室点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