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211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LS-SVM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志超  程伟  徐成 《航空学报》2009,30(11):2087-209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用于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针对经典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缺少鲁棒性和稀疏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兼具鲁棒性和稀疏性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的算法,并保持了它原有的计算速度快的优点。最后,结合结构动力学方程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时间序列形式,给出了结构的模态参数提取方法和流程,给出了相应的数值算例以及进行了实验的检验证明。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系统的模态参数。  相似文献   
132.
曹立飞  曹红松  刘鹏飞  刘恒著  肖艳文 《航空学报》2021,42(6):324751-324751
针对固定鸭舵二维修正机构控制力有限和比例导引法控制末段需用过载变化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补偿比例导引律的过载阈值控制策略。分析了固定鸭舵二维修正机构的控制力及力矩,以落点弹目距离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取纵向和横向平面导引系数及过载阈值为设计变量,在重力补偿比例导引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导引律参数优化模型,并采用差分进化算法(DE)对其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外弹道仿真分别从控制段飞行稳定性、控制效率、控制机构过载及控制精度几个方面与传统比例导引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使用蒙特卡洛法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导引律相比,使用该控制策略提高了二维弹道修正迫弹的控制效率,有效降低了控制末段需用过载,弹道控制段飞行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3.
共轴对转螺旋桨的非定常气动干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优化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气动性能,研究前后桨之间复杂的非定常气动干扰,使用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 (URAN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以及滑移网格技术,对6×6构型的共轴对转螺旋桨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气动干扰计算,获得了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气动特性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优化气动外形及运行控制的建议。计算结果表明:来流马赫数为0.38的情况下,由于非定常气动干扰导致的整个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的脉动幅值为1.5%左右,推进效率的脉动幅值在0.1%左右。一个旋转周期内,前后桨均出现了12次周期波动,后桨由于能够吸收一部分前桨产生的切向滑流能量,推进效率比前桨更高一些,而且能够提高整个桨的效率。另外通过压力系数以及轴向速度的径向分布情况看,70%左右的桨半径位置上非定常气动干扰强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34.
Recent planning for science and exploration missions has emphasized the high interest in the close investigation of small bodies in the Solar System. In particular in-situ observations of asteroids and come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field and will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and history of the Solar System.The first dedicated comet Lander is Philae, an element of ESA's Rosetta mission to comet 67/P Churyumov–Gerasimenko. Rosetta was launched in 2004. After more than 7 years of cruise (including three Earth and one Mars swing-by as well as two asteroid flybys) the spacecraft has gone into a deep space hibernation in June 2011. When approaching the target comet in early 2014, Rosetta will be re-activated. The cometary nucleus will be characterized remotely to prepare for Lander delivery, currently foreseen for November 2014.The Rosetta Lander was developed and manufactured, similar to a scientific instrument, by a consortium consisting of international partners. Project management is located at DLR in Cologne/Germany, with co-project managers at CNES (France) and ASI (Italy). The scientific lead is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Science (Lindau, Germany) and the Institut d'Astrophysique Spatiale (Paris).Mainly scientific institutes provided the subsystems, instruments and the complete, qualified lander system. Operations are performed in two dedicated centers, the Lander Control Center (LCC) at DLR-MUSC and the Science Operations and Navigation Center (SONC) at CNES. This concept was adopted to reduce overall cost of the project and is foreseen also to be applied for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s of future small bodies landers.A mission profiting from experience gained during Phila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s is MASCOT, a surface package for the Japanese Hayabusa 2 mission. MASCOT is a small (∼10 kg) mobile device, delivered to the surface of asteroid 1999JU3. There it will operate for about 16 h. During this time a camera, a magnetometer, a thermal monitor and an IR analytical instrument will provide ground truth and thus will even be able to support the selection of possible sampling sites for the main spacecraft.MASCOT is a flexible design that can be adapted to a wide range of missions and possible target bodies. Also the payload is flexible to some extent (with an overall mass in the 3 kg range). For example, the surface package is part of the optional strawman payload for MarcoPolo-R, a European asteroid sample return mission, proposed for ESA Cosmic Vision M-class.  相似文献   
135.
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由于实施标准,技术规范和类型格式等方面存在不一致和含糊不明确性,且空间信息数据量过于庞大,为有效的从中获取符合应用需求的空间信息,将聚类分析应用于空间信息的智能处理当中。首先进行空间信息数据的特征提取、扩充和合并,然后结合粗糙集模型和K原型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评价指标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为空间信息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6.
对某车用增压离心压气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离心压气机设计点和不同转速下近喘振点进气流场,基于此提出了离心压气机进气轮盖导叶流场控制措施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研究表明:离心压气机近喘振点压力面与吸力面压力差异影响到进气流场,导致进气口轮盖附近出现与叶轮转向相反的切向速度;且从低转速到高转速,该与叶轮转向相反的切向速度逐渐增大;离心压气机设计点进气在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前分别形成与叶轮转向相反和相同的切向速度区域,该区域不限于轮盖附近.轮盖导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近喘振点切向反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轮盖导叶使得离心压气机整体性能得到了提高,在90000r/min近喘振点压比提高了3.4%,效率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37.
卫星天线热真空变形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高低温测量的难点和特点,提出了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热真空中对卫星天线面板的高低温变形进行测量。成功地利用2台经过保护的专业像机组成双相机摄影测量系统,完成了天线热真空变形测量,解决了传统的测量手段无法在真空中进行测量的难题,型面变形测量精度达到0.1mm,满足了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8.
提出采用面向动态连接的光纤激光相控阵的深空激光通信及全光组网技术,对4~35万千米深空探测链路功率进行了仿真,由于1.55μm掺铒光纤放大器的饱和输出限制,使其安全裕量大大低于1.064μm载波源的安全裕量。模拟了1.064μm的光纤激光相控阵在深空通信中的远场强度分布图,阵元数目为20×20时,阵元间距为20μm、纤芯半径为10μm,远场的扫描角度范围为±1.309°。结果表明,1.064μm光纤激光相控阵光源具有深空链路传输优势,该研究为面向动态连接的激光相控通信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为了从单张RGB图像估计出相机的位姿信息,提出了一种深度编解码双路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升了视觉自定位的精度。首先,使用编码器从输入图像中提取高维特征;然后,使用解码器提升特征的空间分辨率;最后,通过多尺度位姿预测器输出位姿参数。由于位置和姿态的特性不同,网络从解码器开始采用双路结构,对位置和姿态分别进行处理,并且在编解码之间增加跳跃连接以保持空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的精度与目前同类型算法相比有明显提升,其中相机姿态角度精度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40.
伪码调相引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是引信电子对抗的重点研究对象。根据噪声乘积调制的灵巧噪声干扰的产生机理,推导出当其作用于引信时伪码调相引信的输出信号的形式。说明基于噪声乘积的灵巧噪声干扰对伪码调相引信能形成欺骗性和压制性干扰的效果,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这一分析的正确性。基于噪声乘积的灵巧噪声干扰具有欺骗性和压制性干扰的双重效果,能够形成幅值随机的多假目标干扰,同时降低干扰机侦察设备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干扰对象,通过调整干扰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