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航空   730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In order to make the power level angle (PLA) have the same bijec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thrust when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before operational limit exceedance, and ensure the pilots ability of unrestricted throttle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safety of the engine, a method used to design a constant thrust power schedule was proposed.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a simulink turbofan engine model and the results were organized as look-up tables in different structures with limitations. Simulation was done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and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hedule obtained with the approach. The constant thrust takeoff schedule, constant thrust idle schedule and constant thrust part power schedule with the present constant thrust control (CTC) method were proved to be valid.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this specific engine but the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any areoengine and can be even extended to the unmanned plane.   相似文献   
32.
采用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方法系统研究了离心血泵在供压173 mmHg时,4组不同叶顶间隙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和血液相容性。所研究的间隙分别为5.0、2.0、1.0 mm和0.2 mm,对速度、湍动能等参数的分布规律以及标准溶血指数(normalized index of hemolysis,NIH)随叶顶间隙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量3.0 L/min,供压173 mmHg工况下,原型血泵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随着叶顶间隙的减小,最大切应力与标准溶血指数呈显著单峰变化趋势,在1.0 mm间隙结构取得最低标准溶血指数0.000 5 g/100 L,并降低了在叶轮侧壁与泵壳下壁面的狭缝内形成血栓的风险;定常与非定常的结果对比表明:定常结果往往会过小的预测溶血,瞬态标准溶血指数随叶轮转动呈周期性变化,其平均值与定常结果相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33.
转子叶栅非同步振荡发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轴流压气机转子叶片排振荡疲劳失效是常见的气动弹性失稳问题。当转子叶栅处于非同步振荡状态下时,压气机管道内部将伴随着异常噪声的产生,这类噪声的频率既不是分布在叶片通过频率及其谐波上,也不是分布在转子轴频率及其谐波上,同时也不满足简单多普勒效应。为了解释这种异常噪声现象,以三维升力面理论为基础,讨论叶片对其附近流体施加非定常载荷的发声问题,给出了转子叶栅振荡异常发声问题的物理解释,建立了声场频率及模态特性与转子声源特性的直接关系式,并给出了频率特性不同于叶片通过频率且不符合简单多普勒效应的完整解释。在此基础上,通过机理性实验研究证实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声场的频率和周向模态特性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4.
波瓣数对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气动热力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某型涡扇发动机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保持波瓣混合器长度、内扩张角、外扩张角以及宽高比不变,依次取波瓣混合器波瓣数为12,14,16,18,20,建立了一组具有不同波瓣数的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模型.采用经过验证的CFD方法,研究了波瓣数对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波瓣尾缘截面至第1个S弯截面区域,波瓣数对流体混合程度产生很大影响,并且热混合效率近乎随波瓣数增加而增加.在第1个S弯截面至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出口截面区域,波瓣数为16的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模型的总压恢复系数始终最低,其余模型的总压恢复系数以及热混合效率没有明显差别.在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出口截面上,波瓣数为16的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模型的热混合效率最高,达到0.850,然而其总压恢复系数相对于该截面上最高值下降了0.289%.此外,波瓣S型混合二元喷管的渐缩型流道能够提高流向涡强迫混合效果,但同时也加速流向涡的耗散速率.   相似文献   
35.
李全坤  景兴建 《航空学报》2021,42(11):524845-524845
故障诊断对估计机械结构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要,诊断方法一直以来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相比,基于传递函数的故障诊断方法操作简单,提供的故障特征和指示因子也更加灵敏有效。根据所利用的线性传递函数或非线性传递函数的类型不同、基于传递函数的故障诊断方法目前大概有4类,即一般线性方法、一般非线性方法、基于广义频响函数(GFRF)方法和基于二阶输出频谱(SOOS)方法。本文旨在对各种基于传递函数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通过带阻尼弹簧单元的多自由度模型解释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通过具体的仿卫星结构中螺栓松动故障实验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现有故障指示因子灵敏度的提高方式及现有方法在其他复杂机械结构中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目前太阳对地球能量平衡影响的研究大都是以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作为输入参数的. 本文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太阳辐射与气候实验项目的卫星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太阳上升相(2010年上半年)和下降相(2007年12月)期间太阳光谱变化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2010年上半年较强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主要是由紫外及红外波段的能量增强引起的,其在200~400nm 和760~4000nm波段内的平均能量分别增加了0.11%和0.05%,而在 400~760nm可见光区的能量却呈减小趋势,平均减小量为0.05%. 通过对MLS2.2全球臭氧日数据进行再分析后发现,相对于2007年12月,2010年上半年平流层臭氧浓度也有所增加,其中在太阳紫外辐射呈现较大增强的2月和3月,其臭氧增量也相对较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3km和40km处,值为0.6mL·m-3和0.62mL·m-3. 因此,可见光区能量减弱与平流层臭氧浓度增加的双重削弱作用致使虽然2010年上半年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较大,但是到达对流层顶的太阳辐射却有所减小,最大减小量出现在3月,值为0.15W·m-2. 这一结果说明,太阳活动或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增强也有可能对地球对流层系统起到冷却作用.   相似文献   
37.
射线追踪法在球面收敛调节片喷管RCS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射线追踪法的原理,利用自主开发的电磁散射特性计算程序,对具有不同尾缘修型的球面收敛调节片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得到了不同喷管内部腔体散射场和喷管出口边缘绕射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并且通过计算获得了不同入射方位角上喷管腔体内壁面上的感应电流,通过对感应电流的分析,从本质上解释了RCS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喷管出口尾缘所采用的修型措施在降低喷管出口边缘绕射场的RCS和改善喷管电磁隐身性能方面效果显著;相对于普通的遮挡算法,射线追踪法将计算周期缩短了21%以上,明显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利用感应电流的分析方法能够清晰直观地从本质上解释RCS的变化规律,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8.
简化的混合估计算法及其在GPS/SINS深组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GPS/SINS深组合导航系统滤波的非线性和噪声的不确定性的问题,针对深组合模型特点,设计了一种简化的基于U滤波的多模型混合估计滤波器。根据系统模型中状态方程是线性方程、观测方程是非线性方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简化的U滤波算法(Ultra tight coupling unscented Kalman filter,UTCUKF),然后针对噪声变化建立了非线性模型,多模型混合估计滤波器的输出为各滤波器的概率加权融合,因此模型概率是根据噪声变化而调整的,从而也使系统输出对噪声变化具有一定自适应能力。最后进行了仿真,并与基于普通U滤波的多模型混合估计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解算时间短,模型切换速度更快,而估计的精确度与同条件下的基于普通U滤波的多模型混合估计算法相当,更符合深组合系统高动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流动参数对合成射流控制叶栅流动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结构化网格建立了低压高负荷透平Pak B叶栅的非稳态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流动参数对合成射流控制叶栅流动分离的影响.控制前随着雷诺数的减小和气流攻角的增大,叶栅流动分离区域变大,在气流攻角为5°下发生分离未在尾缘前再附的情况.合成射流控制后,不同流动参数下的流动分离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在射流偏角为30°时,合成射流控制效果最好.合成射流使叶栅吸力面的流动分离位置推迟,再附位置前移,分离泡尺寸减小,叶栅吸力面的逆压梯度段缩短,吸力面边界层表面的剪切层在向下游迁移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充分的抬升,避免了大尺度涡旋的形成,并且很快地黏附于壁面,进而有效地控制了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基于"速度+方位角"匹配的弹载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问题。首先介绍了方位角测量偏置产生的原因,以及与方位失准角的关系。推导了主、子惯导方位失准角的计算方法,并对方位失准角估计进行了仿真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立了传递对准卡尔曼滤波方程,并对弹载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速度+方位角"匹配的捷联惯导系统精度控制在0.05°内,能够满足空射制导武器初始对准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