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285篇
航空   1123篇
航天技术   330篇
综合类   233篇
航天   5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0 毫秒
991.
涡轮级间燃油雾化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无稳定器燃烧组织,以加力燃烧室燃油在涡轮内提前雾化蒸发特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过试验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燃油喷雾在涡轮级内的流动雾化特性及影响因素开展数值分析。在不同来流温度条件下,考察了燃油在静子流道的展向、周向和轴向不同喷入位置的运动轨迹、粒径分布和涡轮出口气态燃油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喷雾位置和来流总温对燃油雾化特性都存在影响,具体表现在:(1)不同展向位置的燃油雾化特性相似;(2)吸力面燃油雾化质量优于压力面;(3)在喉道附近的燃油雾化质量优于叶片前缘和尾缘;(4)在雾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段,液滴数量的变化是破碎与蒸发的竞争机制影响的结果;(5)提高来流总温可以提高雾化质量。另外,涡轮内非均匀流场中各位置温度与速度对燃油雾化蒸发影响的比重不同,在同一来流总温条件下,速度对燃油雾化的影响大于温度。  相似文献   
992.
A full-sky star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adial and dynamic cyclic patterns is presented with the aim of solving the “lost-in-space” problem. The dynamic cyclic pattern match is applied with a maximum cumulate comparison method to identify sensor-catalog pairings in initial match, which substantially eliminates the effects of the star position noise, magnitude noise, and false stars. After initial match pairings of stars are obtained, a chain part extension technique is employed to quickly search for the longest match chain as the final result.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highly robust to star position noise, magnitude noise and false stars. In a series of simulations, th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the algorithm is 97.50% with 2.0 pixels star position noise, 96.90% with 0.4 Mv star magnitude noise and 95.30% with four false stars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algorithm achieves an identification rate of 58.08% when only six stars are in the field of view.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四点弯曲机加载的钛合金板材试样及高应力钛合金标样模拟结构件表面测试状态,研究X射线法测试复杂钛合金构件表面残余应力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表面曲率及β角扫描范围对测试结果影响不显著;径向测试面倾角大于20°时测试重复性急剧变差,超过30°时结果不可使用,轴向测试面测试结果随倾角增大而减小,30°时减小超过20%。  相似文献   
994.
重力数据处理是动基座重力仪的核心技术,采用了一种基于正反Kalman滤波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取重力异常值.以动基座重力仪(Sea and Air Gravity,SAG)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参数推导了Kalman滤波方程,并运用正反Kalman滤波方法处理了SAG某飞行架次的数据.将提取的重力异常值与同机搭载飞行的俄罗斯高精度重力仪GT-1A的结果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滤波结果差值的均方根误差要小于1 mGal.  相似文献   
995.
钙钛矿太阳电池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第三代太阳电池,其中热稳定性优异、成本低、带隙超过2.0 eV的CsPbIBr_2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已经突破11%,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无空穴传输层的碳基CsPbIBr_2钙钛矿太阳电池,较低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是限制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本文将溶液法制备的3-己基聚噻吩(P3HT)空穴传输层应用于CsPbIBr_2钙钛矿太阳电池,提高了内建电势,改善了载流子输运,减少了载流子复合,实现了电池开路电压、填充因子的改善和能量转换效率的提升,丰富了CsPbIBr_2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载流子输运机理和效率提升途径,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多相电机在定子开路故障下具有良好的容错性能,与此相关的设备和控制策略改进方面的研究理论也不断被提出。然而,却少有基于统一模型的适用于多相开路故障的容错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三相或三相以下开路故障的容错控制策略,并获得了良好的电机电力和动态性能。针对发生单相到三相开路故障的PMSM提出了统一数学模型,提取出每种故障下对应电机不对称性的矩阵。通过电压方程,推导出每种故障对应的解耦变换矩阵。为了对相电流中的每种谐波进行无差别抑制,建立了谐波子空间。考虑开路故障相数的增加,提出了用于三相开路的有中性点电流的容错控制策略,达到了降低相电流幅值和提升系统冗余度的目的。最后通过试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产品制造中公差与成本之间高度非线性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进行公差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在大范围解空间内采用概率搜索策略得到全局最优解且有较强鲁棒性的特点,以及神经网络解决高度非线性问题的优越性,首先利用神经网络对公差成本进行仿真,得到具有黑箱特点的公差成本函数关系;然后在公差分配中采用遗传算法,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满足装配公差要求和符合标准公差等级为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基于VC和Matlab开发了公差优化系统,以飞机舱门锁钩机构为对象进行了验证,并针对不同的公差成本及分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综合分配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8.
五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的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  任迪  杨庆俊  包钢 《宇航学报》2010,31(1):60-64
五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是在地面模拟微小卫星空间运动的一种重要仿真设备。通过分 析试验台的系统结构,定义世界系、轨道系及本体系三个坐标系,建立了其所模拟微小卫星 空间运动的一般情况下轨道动力学和姿态动力学模型,最后根据试验台目前执行机构为冷气 推进装置的实际工作情况导出了试验台状态方程,为下一步试验台模拟微小卫星的自治飞行 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现代化的导航系统需要在一个频段发射多路导航信号以提高频谱利用率。直接组合的复合信号不是恒包络,在通过饱和状态功率放大器时会产生AM/PM失真,从而影响整个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互调分量,把信号处理成恒包络复合信号。文章在分析GPS和GALILEO系统导航信号恒包络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导航卫星系统恒包络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便携式GPS系统对低功耗射频前端的需求,基于SMIC 180nm 1P6M RF CMOS工艺提出一种具有单端转差分功能的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为了实现低功耗的目标,低噪声放大器的晶体管均被偏置在中等反型区。考虑ESD保护和焊盘寄生效应,后仿真结果显示,在最差工艺角情况下,增益为19dB,三阶交截点为-14dBm,噪声系数为4.2dB,输入回损为-8dB。在0.7V供电电压下,功耗为1mW,增益功耗比为19dB/mW,十分适合应用在便携式手持GPS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