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2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赵超  彭华 《飞机设计》2011,31(3):58-62
通过了解美陆军的"最优虚拟座舱计划(VCOP)",着重分析实现虚拟座舱的虚拟视网膜成像、三维音频、语音识别、基于触觉的飞行态势感知等几项关键技术,认识未来飞机座舱的发展方向,分析国内现有的技术水平,讨论实现虚拟座舱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超  杨号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1):16-19,40
研究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性能分析评估的数学仿真平台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仿真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模型体系结构、雷达导引头仿真建模方法,然后论述了目标起伏、闪烁、海杂波仿真建模方法,以及典型干扰原理及其仿真建模方法,最后对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综合性能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该仿真系统,可以对反舰导弹在复...  相似文献   
23.
艾晨  赵超  姜军 《国际太空》2014,(6):27-29
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灵魂,卫星研制单位更应通过内部的原创型管理创新推动核心技术研究。随着知识创造、扩散和人才流动的加速以及技术复杂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需同时注重内部取向管理创新和外部取向管理创新,以推进技术研究。
  “十二五”期间,空间技术领域中国家各部门对卫星的需求量是过去的3~4倍,更加注重卫星的技术性能提升,多个领域要实现重大突破和新的跨越,空间技术任务空前繁重。对于卫星研制企业来说,内部取向管理创新和外部取向管理创新齐头并进的管理模式无疑会浪费有限的研发资源,在以技术研究为导向的研发管理模式下,应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和精力,如何权衡管理创新的内、外部取向促进技术研究。在系统创新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美国组织行为学家Daft首先提出双核心模型,认为企业创新主要分为技术研究和管理创新,只有两种创新互相协同才能使创新绩效最佳。对于卫星研制单位来说,不同技术的研究难度和开发情况有所不同,导致技术研究与管理创新在互相促进发展中的关系存在异质性,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为了在毫米波段内实现更大的功率输出,提出了一种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及三维堆叠封装。基于MEMS工艺平台,设计了硅基基片集成波导功分器,在33~37 GHz实现了20 W的功率合成;利用晶圆级键合技术,将功分器和功率放大器进行三维堆叠封装,实现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毫米波大功率合成以及三维堆叠封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为了对新型多电极对等离子体激励器进行可靠的数值模拟,通过求解带有体积力源项的Navier—Stokes方程,模拟单电极对等离子体激励器在二维不可压流中对周围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使用唯象模型的参数基本正确。在此基础上,改进原有模型,对新型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流动进行计算。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新型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控制作用,可为今后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26.
空间站的变结构鲁棒稳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站的参数不确定性和环境干扰,提出将变结构控制技术应用于空间站姿态稳定控制系统的设计,所得闭环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地克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同时控制器结构简单、工程易实现。  相似文献   
27.
变构型空间站的姿态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变构型空间站的姿态动力学建模和控制问题.首先采用拟坐标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带有挠性附件的固定构型空间站的刚/挠耦合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空间站构型变化过程的特点,并经过适当的变换,得到了变构型空间站的刚/挠耦合数学模型,最后采用一种新的分散变结构控制算法对空间站的姿态和挠性结构振动进行了一体化控制,仿真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变构型空间站的姿态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反舰导弹抗干扰性能综合评估方法。阐述抗干扰评估的基本要求和评估工作的一般过程,提出层次化的抗干扰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案、设计了简便易行的权重分配原则和综合评判方法,形成了通用化的导弹抗干扰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性能鉴定需求,设计了型号产品抗干扰评估流程,对其中的实验场景设计、指标体系构建、试验检测分析、抗干扰能力综合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对反舰导弹型号产品的性能鉴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冲击载荷下CMDB推进剂断裂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过载冲击载荷下,固体推进剂出现断裂行为是影响箭弹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霍普金森实验技术(SHPB),对CMDB推进剂进行了冲击断裂实验。运用实验-仿真的方法,将实验数据直接输入仿真模型中,验证了实验条件下试件满足动态平衡前提假设,获得了推进剂的I型动态起裂韧性;利用扫描电镜设备(SEM),对推进剂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讨论。结果表明,CMDB推进剂动态起裂韧性在60 000~100 000 MPa·m1/2/s加载率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率敏感特性,并在加载率达到100 000 MPa·m1/2/s后出现极值3.96 MPa·m1/2;CMDB推进剂在高过载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脆性起裂特性以及动态起裂韧性存在率敏感性,直接与应力波对基体和AP颗粒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0.
针对某无人直升机双发动机控制问题,提出两台发动机采用并联控制方式使其输出功率保持一致,利用两个发动机转速较高者替代旋翼转速作为转速反馈信号,提高旋翼转速的平稳性,并给出了影响旋翼转速平稳性的两个主要扰动因素总距和前飞速度的前馈补偿控制量的试验测量和计算方法;进一步利用两个发动机缸头温度差对其控制量进行差动补偿,从而使得两个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趋于一致,提高传动系统的平稳性,抑制机身扭振.最后,通过地面系留试验和试飞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