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27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5 毫秒
31.
针对攻防对抗中具有高机动性的突防弹进行机动躲闪,基于线性二次型微分对策理论,建立了攻防对抗线性化运动模型,分析了拦截弹在完全理想情况下实施有效拦截所需具备的最小过载能力与被拦截目标机动过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定量地给出了实现零脱靶拦截的对抗过载比应满足条件的解析形式。在考虑拦截弹在初始时刻零控脱靶量为零的条件下,给出了拦截区域和突防区域与对抗过载比、动力学响应时间常数比等参数的关系。通过建立双方过载对抗关系的理论,得到理论分析结果,通过减小双方初始距离或增大相对运动速度可以降低实现有效拦截对过载比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杨一岱  荆武兴  张召 《宇航学报》2016,37(8):946-956
为解决复杂的挠性航天器的姿轨控制问题,对于挠性航天器的姿轨耦合动力学建模与控制展开研究。基于对偶四元数原理,推导给出一套挠性航天器的姿轨一体化动力学模型。此种模型能够紧凑描述航天器的轨道和姿态,且能够自动引入航天器平动、转动与挠性附件振动三者之间的关联耦合作用。基于此模型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位置姿态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在航天器质量特性参数未知的情况下,对其位置和姿态进行轨迹跟踪控制,并使位置和姿态误差收敛。该自适应控制器还可对航天器上挠性附件对系统的耦合作用进行估计,进而在控制输出中对其进行补偿,提高卫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对控制律进行校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对挠性航天器控制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黄琳  荆武兴 《宇航学报》2005,26(Z1):45-49
鉴于当前单一处理器导航计算机结构给导航算法带来的约束及并行多处理器技术的日益成熟,提议卫星导航采用两个处理器并行的计算机结构,将卫星自主导航工作中轨道状态估计和状态预报分开在不同的处理器上处理.依据这一分工思路,提出近地海洋卫星利用雷达高度计及星敏感器实现自主导航的方法,并给出一个简单的导航模型及导航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检验了利用雷达高度计及星敏感器为近地海洋卫星提供导航的可行性,也验证了导航结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4.
相对运动有限推力轨道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荆武兴  杨涤 《宇航学报》1993,14(2):35-41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卫星轨道圆化的点火控制策略,发动机推力为有限常值,方向可调。考虑了燃料消耗引起的质量损失。假设圆轨道上有一飞行器在运动,称为虚拟轨道器。只要卫星与虚拟轨道器软交会,就完成了轨道圆化。文中给出了使卫星与虚拟轨道器软交会的推力方向控制策略和点火位置与关车位置的求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水平推力策略和切向推力策略相比,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而且燃料消耗接近最优。  相似文献   
36.
基于拟欧拉角信号的连续力矩姿态机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拟欧拉角和飞行器绝对角速度作反馈信号,设计了连续力矩姿态机动控制律。选择反馈阻尼参数,使系统呈现临界阻尼或过阻尼状态,在机动开始时刻,如果姿态四元数的标部不为零,则整个控制过程不存在奇异性;如果姿态四元数的标部为零,经过初始化处理,可转化为标部不为零的情形。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供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AOTV的极小时间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8.
高长生  郑建华  荆武兴  吴霞 《宇航学报》2006,27(6):1152-1156
研究了相对黄道面有一定倾角的探测器轨道设计的问题。以金星借力轨道设计为例,分析了轨道偏心率与轨道倾角增量之间的关系。根据C3匹配原理搜索了“地球-中间天体-地球”多天体交会的发射窗口。最后,设计了与地球轨道周期相等的三次地球借力轨道,该轨道倾角可以达到黄纬30°以上。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地球引力设计此类轨道时,应采用多天体交会方案,才能既保证地球逃逸能量低,又保证首次飞入地球影响球前轨道偏心率较大的双重指标;同时应采用多次地球借力方案,该方案具有每次借力后轨道偏心率逐渐减小的特点,当其减小到零时,再次借力后轨道倾角不会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39.
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的时间次优反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一个中心刚体带若干柔性附件的航天器姿态反馈控制问题。利用相平面分析的方法给出了一种近似时间最优的反馈开关控制逻辑。仿真结果表明,些控制逻辑能够实现静止一静止的姿态机动,并且对附件振动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0.
发动机推力测量校准中加载模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原位校准中计量精度要求高,加载过程中工作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变速扰动与大滞后等现象,在论述了模糊控制模型建立方法和加载模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叠加方法建立了四维变量模糊控制模型,实现了加载精确自动控制,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加载模糊控制方法是正确有效的,满足了原位校准精确快速加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