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86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9 毫秒
61.
为探索与预浸料先进拉挤成型技术相适应的工艺方案,采用DSC研究了碳纤维/环氧预浸料USN12500的固化放热过程,对USN 12500的典型固化工艺进行改进,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不同压力和加压时机下的试验方案,采用实验室现有设备模拟先进拉挤过程制备了试样,以制品的孔隙率作为考察指标优选了的拉挤成型固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制品在110℃下处理20 min,热压阶段130℃下处理15 min同时保持0.4MPa的工艺压力,后固化150℃下处理1.5h为工艺试验的优化方案,并且能够制得孔隙率<1.1%的制品.  相似文献   
62.
为了进一步提高物联网时钟同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文中提出了一种时钟服务器的配置方法.此方法是在建立一个时钟服务器配置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出时钟服务器的配置结果,并对此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时钟服务器配置方法能够满足物联网时钟同步的要求,并且降低了配置代价.  相似文献   
63.
文立伟  余永波  齐俊伟  肖军  严飙 《航空学报》2011,32(10):1937-1944
通过与传统的热风加热技术对比并参照国外相关研究,采用红外加热替代热风加热,根据稳态下自动铺放成型的红外加热数学模型,基于自动铺带机的硬件结构,通过采用前馈控制方式、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搭建了以速度为变量、温度为控制量、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的红外加热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红外加热恒温自动控制系统成型的复合...  相似文献   
64.
615所聂万福所长和金兴明同志在本文中从现代质量观念出发,分析了决定产品质量特性的诸多因素,提出了以可靠性为中心提高航空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值得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5.
66.
某型装备控制组合倾斜通道积分电路是控制组合倾斜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延缓跳变电压,使装备保持倾斜稳定。为了提高对控制组合的测试广度和修理深度,需要在该型装备控制组合原测试设备上增加积分电路自动化测试功能,本文介绍了该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7.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地基物联网由于其无法实现全域覆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距离"万物互联"的目标还存在很长一段路要走.天基物联网作为地基物联网的补充和延伸,能够有效地克服地基物联网在覆盖方面的不足,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如:"轨道通信卫星"(Orbcomm)系统、"百眼...  相似文献   
68.
为解决自动铺放过程中预浸料铺贴适宜性问题,以预浸料对模具黏附性及预浸料自身黏附性为考察对象,试制了一套基于剥离实验的动态黏性测试装置,并结合本装置对剥离实验机理加以分析。采用固定其中2种参数,考察第3种参数法研究压力和温度对预浸料与模具及自身黏附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模式下随着压力的增大,动态刚度值和黏性值均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动态刚度值降低,黏性值先增大后降低。该研究结果为后续自动铺放工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低速冲击损伤对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存在威胁。对在搭接区域3个不同位置承受低速冲击的斜搭接接头进行冲击后拉伸试验,并分别建立胶接接头冲击及冲击后拉伸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冲击位置在搭接区尖端背侧,造成的凹坑深度最大,冲击后拉伸强度最低;冲击位置在搭接区中部,凹坑深度最小,冲击后拉伸强度最大;冲击位置在搭接区尖端侧,凹坑深度及冲击后拉伸强度居中。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胶层损伤和复合材料纤维损伤的大范围扩展是导致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针对水力直径为200 μm的微尺度通道,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壁面亲疏水特性产生的速度滑移对微尺度通道入口段长度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滑移长度影响的入口段长度修正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相同流量下,速度滑移的存在使得微尺度通道充分发展段的最大速度减小,从而缩短了入口段长度,且在低雷诺数区域,入口段的缩短效应更为显著。针对不同的雷诺数区域分别进行无量纲入口段长度计算公式的拟合,得到拟合系数随滑移长度的变化规律与对应关系,从而建立了滑移长度对入口段长度的修正计算方法和准则关系式,利用修正公式计算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最大误差为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