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248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载人航天中,应急救生分系统是火箭一飞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联盟号应急救生系统为例介绍了其组成、工作程序并研究分析了逃逸动力装置──主逃逸发动机和控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与逃逸飞行弹道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逃逸弹道设计技术指标出发来选取动力装置的主要性能参数(推力大小及工作时间)。仿真计算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2.
振动监测技术和设备具有多种功能。本文将根据其技术难度和对用户的益处对其进行回顾。文章的论述从最便宜的只有“测量和指示”功能的振动监测设备入手到全自动的跟踪和平衡设备,以及监测的实际经验。如何将上述设备扩展成具有人机对话维护能力的设备,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本文也将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3.
前言 为提高运载火箭的速度和推力,减轻燃烧室壳体重量,超高强度钢的应用日趋广泛。 超高强度钢的焊接难点是如何避免裂纹,对于薄壁件,尚须注意结构的变形。理论和实践均证明,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合理的工艺参数及热处理制度,上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微束等离子弧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薄壁超高强度钢组件的焊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国外钝感弹药的概念、有关标准、研制动态。概述了国内与钝感弹药密切相关的直列式安全引爆与点火系统的最新研制概况。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介绍了用“GHL-H-B”及“GHL-I-B”,膏状钎料钎焊高强钢结构件。试验证明,采用此钎料钎焊与锡焊方法比较,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钎接质量好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6.
107.
1.机身外形规律 由于样机久经飞行,使机身外形略有变形,我们用计算机仿制以逼近样机机身外形。如某歼击机样机机身框外形由四段圆弧构成(图1)。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推力矢量型垂直/短距起降(vertical/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V/STOL)飞行器的动态过渡过程模型,综合考虑过渡走廊限制、操纵冗余及不同起降任务需求指标,研究最优过渡操纵策略。考虑V/STOL飞行器的喷射气流效应,对飞行器进行全量动力学建模。利用可达平衡集方法,建立通用过渡走廊计算框架。设计了能够在V/STOL过渡段和高速飞行间平稳过渡的操纵方式。将推力矢量飞行器的动态倾转过渡过程转化为非线性动态最优控制问题,根据不同起降任务特点建立合理的指标和约束,采用直接转换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不同任务特点下的最优操纵策略与过渡过程。采用可达平衡集计算过渡走廊的方法,不仅不受飞行器类型的限制,更简化了构造过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鲁棒性。以光滑过渡为目标的优化结果使得飞行员在飞行器过渡过程中的操纵量变化大幅减小,从而使得飞行员能更加专注于对飞行器运动的操纵;以距离更短为目标的优化结果则使得降落过程的飞行距离缩短了30%左右。从操纵策略出发的优化结果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好掌握操纵关注点及边界,增加了整个动态过渡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涡轮发动机隐身需求提出了一种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设计方法,确定了吸波导流环主要设计参数。将涡轮发动机中的导流支板等结构替换为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并对两种结构气动性能与隐身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型支板,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雷达散射面积(RCS)在P波段平均下降1.55dB,L波段平均下降2.70dB,X波段平均下降10.23dB,而从气动性能角度,同样压比条件下,换算流量下降约1.7%~1.8%,总压恢复系数下降约0.04%~0.1%,而进气道出口总压畸变指数下降约0.2%。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可以明显提高进气系统隐身性能,而对气动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0.
ELDORA/ASTRAIA机载多普勒气象雷达最近已由美国和法国大气科学研究实验室交付使用。按其设计,ELDORA/ASTRAIA雷达能对大气风暴的气流运动和降雨特性提供高分辨率测量,而地面雷达则因这些气象目标太宽,太远或快速运动不能对其进行充分的观测,本文讨论了这种雷达的测量要求和设计目标,给出了按最新气象研究外场计划测量采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