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77篇
航天   2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2015财年日本航天开发预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2015财年航天开发预算概况日本内阁府宇宙战略室于2014年9月底公布了各省厅申报、通过内阁府核准的2015财年航天开发经费预算,其总额度达3 2 7 1亿日元,较2 0 1 4财年申报2740亿日元的预算—增加了19.4%(532亿日元)。2各省厅航天经费预算基本情况分析日本宇宙战略室下发的内阁府2015财年航天开发概算要求和申报2015财年航天经费预算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省厅必须按照航天开发政策委员会整理并于2014年8月20日重新公布的"航天开发政策指导意  相似文献   
32.
天基太阳能电站(SBSP)是一种采用微波或激光等方法将从太空获取的太阳能以无线方式传输到地面,再将其转换成电能供人们利用的系统。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型航天系统的开发,以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领域的逐渐拓展,太空太阳能发电已成为多个国家和空间组织航天专家的研究目标。作为经济大国、能源需求大国和资源贫乏国,日本更深刻地意识到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对解决其能源奇缺困扰的重要性,因此下定决心开发天基太阳能电站,突破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3.
日本航天法(宇宙基本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章 总则 (目的)第一条本法令是在考虑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其他各种形势的变化,以及航天开发和利用(以下称之谓航天开发利用)重要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提出的;它继承日本国宪法的和平主义的理念,继续考虑人与环境的协调问题;其目的是扩大我国在航天开发利用方面应发挥的作用,以期确定与航天开发利用有关的基本理念以及为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所应开展的基本事项,  相似文献   
34.
日本航天以航天专家筹资、组织人财的方式起步,从政府决定领导航天之日起就策划并于1969年制定了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的航天基本法。之后,国会内围绕是否以“遵循日本国宪法的和平理念”取代原航天基本法中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日本为尽快推进航天在防卫领域应用,于2008年6月通过了新航天基本法,删除了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的表述。内阁在颁布新航天基本法后仅两个月多的时间,就批准了在防卫省设立航天开发利用推进委员会。2009年1月,航天开发利用推进委员会制定了“防卫航天开发利用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35.
36.
80年代末期,许多国家和机构都相继制定了以空间站和空间平台为中心,以进行材料加工为主的“空间工厂计划”。要顺利地完成这一计划,就离不开空间自动化技术,空间机器人也无异要在空间自动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产业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样。被称为“机器人王国”的日本对空间机器人的研制情况普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日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空间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37.
日本的极轨平台(JPOP)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早些时候曾提出极轨平台的设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现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自己研制)。该平台将在南北横跨地球的最适于地球观测的极轨道上运行,是可按一定时间间隔观测地球表面的空间飞行器(图见封三)。 NASA、ESA、NAS-DA建议以国际合作的形式研制极轨平台以代替地球观测卫星。利用极轨平台的长寿命、高可靠性和可更换观测仪器的有利条件,可获得高精度、多种类、大量而廉  相似文献   
38.
由于通信卫星解决了大量的国际与国内通信需要(其中包括固定和移动通信),广播卫星解决了国际国内(包括地区性)彩色电视转播的迫切需要,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日本除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CS-3)、第二代广播卫星(BS-3)外,还通过研制大型技术实验卫星ETS-VI(1992年发射)来推进第三代通信、广播卫星CS-4和BS-4的研制。这种型号的卫星虽都是约为2吨重(轨道重量)的大型卫星,然而仍然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对通信、广播增长的需要。因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广泛搜集广大用户意见,征求研制生产单位的意见后,决定研制用H-Ⅲ  相似文献   
39.
日本将于1984年2月和1985年8月用N-Ⅱ火箭发射实用广播卫星(BS-2)的轨道工作星(BS-2a)和轨道备份星(BS-2b)。 BS-2与BS的规模和性能基本相同,它继承了BS的研究成果,同时针对BS在运行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如通信系统脉冲转发器输出中断、反作用飞轮停转、太阳电池帆板发电不足、三轴控制异常等故障,根据轨道数据,并通过地面仿真试验,找出了故障原因,对BS-2采取了  相似文献   
40.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日本(财团法人)不载人空间实验系统研究开发机构(USEF)预测,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空间太阳光发电很可能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成为人类所使用的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