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9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子力 《中国航天》2004,(1):31-35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人类航天的新时代。为了在与美国的太空竞赛中继续保持“东风压倒西风”的优势,前苏联紧接着就投入了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准备工作。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被送入太空,初次实现了人类载人航  相似文献   
12.
子力 《中国航天》1999,(9):17-18
降低航天发射成本是全球航天界正在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俄罗斯的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中心和美国的普惠公司展示了各自新的运载技术方案。赫鲁尼切夫中心首次展出了它的模块式运载火箭系列,而普惠公司则推出了一种高性能上面级火箭发动机方案。赫鲁尼切夫中心的系列运载火箭方案称为安加拉,由四种新一代火箭组成。该系列与美国正在研制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在设计思想上有类似之处。EELV火箭是为美国空军研制的,由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各研制一个系列。除供美国空军使用外,波音和洛马还准备用这…  相似文献   
13.
俄在使用一颗大型成像侦察卫星俄20吨重的阿肯1卫星俄罗斯军事航天部队和军事情报局目前正在使用一颗新型先进成像侦察卫星。这颗去年6月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的卫星称为阿肯1,重达20吨,大小有如一辆校车,形状有些像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它是俄罗斯和前苏...  相似文献   
14.
子力 《中国航天》1996,(1):26-27
美九家公司申请开展Ka波段卫星通信九家美国公司最近向美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了建立和经营Ka波段商业通信卫星系统的申请,其中包括美国电话电报、通用电气、洛克希德·马丁、摩托罗拉和休斯公司等大名鼎鼎的高技术巨人。据称这项新的高频通信技术将在21世纪的信息工...  相似文献   
15.
子力 《中国航天》1999,(12):24-25
图1 欧洲前些年曾提出过用阿里安5发射的使神号航天飞机方案。美国的机组/货物转运飞行器有可能采用这种用一次性运载火箭发射的有翼航天器方案美可能发展新型载人航天器子 力  美国的4架航天飞机按每架可重复使用100次来计算,还可飞行很长一段时间,但终将被更为先进的载人航天器所取代。为了确定航天飞机的“接班人”,美国航宇局正在组织有关公司开展一项称为“航天运输结构”的研究计划,对各式各样的接班方案进行论证。正是在这项研究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美国航宇局产生了研制一种新式CCTV载人航天器的想法。这种航天器…  相似文献   
16.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1日下午7时1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进行了美航天飞机自诞生以来的第100次飞行。在这次飞行中,宇航员们先后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安装了9吨重的一个桁架系统和一个增压对接适配器,并试验了一种喷气救生背包。在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后,发现号已于24日安全返回地面。自1981年4月12日进行首次飞行以来,美国航天飞机机队的5架轨道器——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观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运送的货物重量累计已迭1360吨,迄今有624名宇航员员乘坐这种“交通工具”进入太空。这次飞行也是发现号自己的第28次飞行。这一飞行次数在5架轨道器中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17.
子力 《中国航天》1998,(5):26-26
俄十年内需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投资62亿美元据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最近称,俄今后10年花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部分的建设与维护上的费用将达62亿美元,其中建设工作将花去30亿美元,其余将用于维护工作。尽管俄近期在首批国际空间站组件的资金筹集上遇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8.
子力 《中国航天》2000,(10):8-10
波音公司的新型德尔它3运载火箭在接连遭受了两次发射失败并为此进行了两年的详细评审之后,终于在8月23日子卡纳维拉尔角进行的第三次发射中获垮了成功.不过,这种重型火箭是否能在商业发射市场上立足并取得成功。还需要人们拭目以待、由于在头两次发射失败投下的阴影下,没有人愿意出线把自己的卫星作为该火箭的“试验品”。波音公司只得自己出资8500万美元进行了这次旨在验证火箭性能、重新树立该火箭形象的试验发射.恢复名誉德尔它3的首次发射是1998年8月进行的,携带的是一颗泛美卫星通信卫星。火箭升空1分钟后失去了控制,并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9.
子力 《中国航天》2005,(6):34-35
"太空船一号"设计者伯特·鲁坦4月20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航天与航空小组委员会举行的一次听证会上说,商业航天业将会走向繁荣,但现行法规体系要做修改,并称这一体系差点毁了他的计划.参加听证的还有新兴商业航天市场上的其它一些专家级人物.美国国会目前正在确定政府在保障私营航天业发展方面应该和不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20.
子力 《中国航天》2000,(1):20-21
日本H2型运载火箭1999年11月15日在发射多功能运输星(MTSAT)1时,因第一级故障而失败。这次失败对于极力想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的日本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也引发了舆论对日本航天部门的批评。一家报纸评论说,此次失败不仅反映出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工作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