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6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对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首先分析了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现象的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随后讨论了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的多种机理;接着概括了基于上述机理的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建模;最后对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还需重点研究的方向给出建议。综述表明,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的现象、机理和建模都还需持续开展研究,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燃烧室构型布局和燃料喷注方式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现象的影响,在超声速混合层和射流等典型流动中更深入探索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机理,基于超声速燃烧系统的湍流时空演化特性进一步发展超声速燃烧不稳定性模型。  相似文献   
32.
三角翼大攻角分离流开缝吸气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鹏  周伟江  汪翼云 《航空学报》1999,20(5):393-398
分别采用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研究了大后掠角三角翼大攻角条件下,背风面开缝吸气对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特性所造成的影响。数值模拟采用 Harten Yee 的二阶精度隐式 T V D 格式和 N-S方程;实验采用激光蒸汽屏流场显示和应变天平测力技术。通过在三角翼背风面开缝吸气,抽掉低能气流,实现增升的效果不理想,同二维吸气涡控制增升效果相差很远,这主要是由于二维同三维分离产生机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3.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和掺混段节流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和掺混段节流特性及其内部的复杂流动,以同试验进行对比,采用二阶迎风隐式TVD格式,内外流分区求解可压缩N S方程,数值模拟弹体,进气道和掺混段一体化通气模型复杂流场。进气道为"X"型布局二元双楔平面压缩混压式进气道,掺混段为圆形截面。计算了掺混段出口反压比pt pt∞=3 5~5 5,总压恢复系数σ,流量系数φ及流场情况。同风洞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计算结果较为合理。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定性讨论了该冲压发动机的节流特性和掺混段内部复杂流动状况。  相似文献   
34.
反向喷流与主流干扰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向喷流是改变钝体迎风面压力和温度分布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了解反向喷流场对再入体防热及减阻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有差分法求解轴称N-S方程模拟了球柱体部反向喷流与超声速自由来流的干扰流场。研究了喷流出口压力对流场的影响,物面压力分布及喷流Mach盘、弓形激波的脱体距离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一致的结果,喷流附近分离区的再附位置及再附产生的激波位置也与实验相符,但高压比下再附激波略强于实验。  相似文献   
35.
 采用亚迭代耦合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和刚体动力学方程数值研究方法,建立无时间滞后的耦合数值手段来分析研究飞行器非定常的耦合运动特征,研究细长三角翼多自由度非定常的耦合关联运动。研究表明:在流动结构失稳后机体运动逐步形成极限环振荡的自维持运动,滚转力矩系数滞回曲线呈现典型的“双8”稳定形态;在滚转和侧滑两自由度下,三角翼进行“落叶式飘荡”耦合运动,自激滚转振荡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36.
 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层流全N-S方程,对超音速后向台阶绕流与台阶后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不带喷流的超音速后向台阶绕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及其他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最后给出横向喷流压力比p_j/p_∞=3.033~7.033和喷口宽度w=0.1h~0.2h(h为台阶高度)时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合理的流场结构;并可看到喷流压力比和喷口宽度对流场特性有显著影响,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底部压力与系数Q(=wp_j/hp_∞)几乎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7.
用有限差分法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细长三角翼作匀速上仰运动时的距声速绕流流场。给出了非定常流场结构,涡破裂特性和非定常升力,阻力特性,研究了上仰运动对动态失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徐国武  李齐  周伟江 《宇航学报》2018,39(9):953-959
为便于火星着陆器抛背罩安全性仿真,针对火星着陆器简化外形开展了背罩分离的定常数值计算,分析了着陆平台与背罩之间的气动效应,获得了着陆平台与背罩的轴向力系数随分离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分离瞬间,由于着陆平台嵌入背罩内部,它们之间的压力接近驻点压力,随着分离间距的增加,背罩与着陆平台之间的压力逐渐由接近驻点压力慢慢过渡到接近底部绕流压力,至分离间距为0.1倍大底直径后,背罩一直处于着陆平台的底部绕流区。分离间距为0~0.06倍大底直径时,背罩的轴向力系数大于着陆平台,容易分离;分离间距为0.06~6倍大底直径时,着陆平台的轴向力系数大于背罩,存在分离后重新结合并发生碰撞的危险,且在分离间距为1倍大底直径时,着陆平台与背罩之间由于回流作用而产生的吸力达到峰值,此时发生碰撞的危险系数最大;分离间距超过6倍大底直径后,背罩的轴向力系数再次超越着陆平台,可以确保抛背罩安全分离。  相似文献   
39.
以压缩拐角流动为例,对分离流中旋涡运动的热行为及其控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滑表面上流动的分离特性及其热行为受到壁面温度的极大影响,提高壁面温度可以使分离点前移,再附点后移,分离范围扩大,涡心提高,而再附点附近及峰值热流则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非单调变化过程;分离区和现附点附近的温度型与附着流差别明显,具有很高的峰值和很靠近物面的峰值点,从而造成高热流。而且温度梯度随壁温的不敏感性  相似文献   
40.
飞行器气动/飞行/控制一体化耦合模拟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非结构重叠网格技术和全局亚迭方法,发展了一种气动、飞行和控制一体化耦合的非定常求解策略,用于飞行器闭环控制的数值虚拟飞行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按照设计控制律,采用升降舵偏转进行连续变攻角操纵和静不稳定布局稳定控制;数值虚拟飞行逼真显现了上述非定常流动、运动与控制的时序演化过程。数值虚拟飞行与基于气动数据库插值的飞行仿真比较,控制过程和反馈效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