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航空   454篇
航天技术   158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2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超声速燃烧室中壁面凹腔结构的稳焰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贾真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6):1392-1401
针对凹腔稳焰机理,分别在冷态喷流和燃烧工况下探讨了改变凹腔长深比和深度对超声速流场中的燃料掺混效果及燃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凹腔长深比能使燃料更容易卷入凹腔,延长其在低速回流区内的掺混时间,增强掺混、提高燃烧效率;但过大的长深比对燃烧效率改善的影响消失,反而会使剪切层运动距离增大,导致凹腔后壁面再附激波增强,引起激波耗散产生的总压损失增大,使凹腔前、后壁面压差阻力增加,所以工程中建议采用长深比为5左右的凹腔结构.增大凹腔深度虽然会使激波损失增加,但能提高主流和凹腔的质量交换率,并使凹腔容积增大,能够显著提高燃料在低速回流区的掺混和火焰稳定效果,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832.
针对固定翼飞行器栖落机动的纵向运动,研究了栖落机动轨迹跟踪控制设计与吸引域优化计算方法。首先,根据栖落动力学模型和栖落过程中各个状态量的约束,用广义伪谱法生成标称轨迹,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分段线性轨迹跟踪控制律。然后,在平方和(SOS)算法的基础上计算出栖落轨迹的吸引域,以保证吸引域内的飞行器能最终栖落在目标区域。最后,进一步改进吸引域的迭代优化计算方法以扩大吸引域范围。仿真结果验证了栖落机动轨迹跟踪控制律的有效性,并表明运用所设计的吸引域优化计算方法可以获得更大的吸引域。   相似文献   
833.
对旋式轴流风机具有压力增益大、效率高、结构简单和轴向尺寸小等优点 ,但目前还缺乏现成的设计方法可供借鉴 ,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即按照常规单级后扭型和预扭型风机 ,分别设计对旋式风机的前后两级桨叶 ,然后修正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给出了这种设计方法的要点。讨论了两级桨叶的负载分配和前后桨叶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前后两级桨叶绕流过程的不同 ,重点考虑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提出修正干扰的方法。进行风机性能估算 ,对缩短研制周期、及时修改设计参数、提高设计水平都是很有益的。样机试验表明 ,风机的设计和性能估算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34.
本文根据斜截面上应力分量的计算式,提出了“辅助应力圆”的概念,以“辅助应力圆”和莫尔圆的组合探讨了三向应力状态下任意斜截面上应力分量的图解法,以及获得主应力和主方位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5.
基于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试验需求,实现了对多通道加载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功能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利用多线程机制及LabWindows/CVI中TCP支持库实现了实时数据处理和通讯接口要求。试验证明,该上位机软件在某型飞机地面模拟试验系统中运行良好,提供了试验配置和数据处理功能,满足了实时性、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836.
对单电源供电的压力传感器调试中出现零位输出较大且存在相应死区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问题原因,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为传感器产品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7.
通过说明滚动体的公转规律,分析过盈滚动轴系“多周误差”的形成机理,解析多周误差周期的计算方法,并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指出多周误差的周期由过盈滚动轴系构件的几何尺寸决定,提高轴、孔和滚动体的圆度,特别是滚动体的圆度,可以减小轴系回转误差。  相似文献   
838.
双脉冲固体发动机隔板预紧载荷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装配预紧力载荷容易导致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陶瓷隔板破坏的问题,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陶瓷隔板组件的平面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陶瓷隔板与其支撑紧固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陶瓷隔板与紧固件之间接触压力引起的翘曲变形是引起破坏的直接因素,发现等厚度设计形式的陶瓷隔板对预紧载荷的承受能力不足,难以保证其安全装配。计算分析了各结构设计参数对提高陶瓷隔板预紧载荷承受能力的影响,发现修改紧固件结构成效不理想,较合理的方法是优化陶瓷隔板的设计形式,提高其预紧力载荷承载能力的同时兼顾较好的易碎性。  相似文献   
839.
脉冲激光表面微织构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单晶硅表面磨擦特性、光学反射率以及亲疏水性等,拓宽了单晶硅的使用范围。为加工出均匀的表面织构,基于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开展了紫外纳秒激光加工单晶硅表面阵列织构的试验研究。采用面积法计算了单晶硅紫外纳秒激光烧蚀阈值,并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激光输出功率、脉冲重复频率、光斑扫描速度以及扫描次数对加工沟槽宽度和深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烧蚀沟槽典型形貌特征及形成机制,获得了工艺参数对微结构特征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优化的工艺参数,在单晶硅表面加工了点阵、方形阵列、正六边形阵列、正弦波阵列以及螺旋线等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840.
卫星导航终端产品测试可分为室内模拟测试和实际信号测试,室内模拟测试信号与实际使用环境有较大差别,不能完全反映实际使用效果;而实际信号测试成本高,重复性较差。为了解决上述测试方法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既可实现实际信号的采集,又可在相同环境下反复回放,进而能够高效完成导航终端产品实际使用性能测试方法。本方法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采集回放设备,搭建了包括测试车、实时动态差分基准站、实时动态差分流动站接收机、惯导单元、导航天线等设备的动态跑车测试系统,采集实际信号并在微波暗室中回放,以测试接收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为产品定型和性能比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