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航空   462篇
航天技术   235篇
综合类   168篇
航天   2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2 毫秒
941.
月面巡视探测器地面试验方法与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突破了软着陆、巡视勘察、月夜生存等一系列深空探测关键技术。由于任务目标以及月面环境的复杂性,对巡视器的地面试验验证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研制过程中,不但开展了常规航天器必做的试验项目,还开展了大量的专项试验,充分的地面试验对确保任务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嫦娥三号”巡视器的地面验证需求、验证试验要求、验证试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低重力模拟、月表地形地貌模拟、工程模拟月壤的制备与整备、光照环境模拟、月尘模拟等方面,对深空探测器试验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2.
张莉 《宇航材料工艺》2012,42(3):38-41,53
分别用浓度为0.8wt%和1.0wt%的KH550硅烷偶联剂处理玄武岩纤维布,并制作成玄武岩纤维增强酚醛树脂(PF-BFRP)。经过力学检测和SEM的分析结果表明:0.8wt%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略高于1.0%组,且该组纤维表面的树脂附着层较厚且分布均匀,单根纤维表面的树脂附着量较多。根据FTIR结果的分析,推测出复合界面新形成的化学键为C—N—C和C—O—Si。树脂中苯酚与纤维表面的氨基、硅醇基分别形成了C—N—C键、C—O—Si键。XPS测试证实了0.8wt%组C—O—Si键的峰面积比大于1.0wt%组,说明0.8wt%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界面性能。  相似文献   
943.
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建立了以自由体积为内部参量的非晶合金本构模型,并通过ABAQUS UMAT子程序将之在有限元模拟中实现.以初始自由体积为材料缺陷参量,通过FORTRAN子程序抽取随机数及匹配单元编号的方法定义了初始随机材料缺陷.采用平面应变模型模拟了具有初始随机材料缺陷的非晶合金剪切带的形成和扩展过程,结果表明:自由体积局部增加会造成形变局部化,继而形成剪切带,并且剪切带的成核、形成和扩展会松弛周围应变和自由体积.数值模拟能有效捕捉非晶合金剪切带主要特征,其结果符合实验观察和自由体积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944.
加速度-气动力综合试验系统主要用来考核飞行器结构强度和内装物的环境适应性。LJ-1离心机半径10.8 m,适合开展大尺寸、危险品加速度试验,但是其吊篮只能固定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也不具有与加速度协调施加气动外压的控制系统。文章采用新颖的胀套锁紧结构,实现了吊篮在任意角度固定,并且抗翻转力矩达到13000N·m。气动力控制电路和气路安装在离心机上,上位机将转速通过光纤以太网发送给离心机上的PLC,PLC根据加速度控制气囊压力。试验验证LJ-1离心机具有对试件施加加速度载荷和气动力的综合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945.
为实现小体积下的瞬时测频,采用射频宽开+特殊编码体制来实现瞬时测频的接收机。介绍了该接收机的原理组成及其实测指标,总结其优点。该接收机具有瞬时带宽大、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测频时间短、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适合弹载等多种恶劣环境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6.
设计一种应用于COMPASS/GPS双系统兼容接收机射频芯片的CMOS可变增益放大器。放大器电路的增益由可变跨导和可变输出负载共同实现,并通过指数电压转换电路实现电路增益与控制电压的dB线性变化特性。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库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较小芯片面积及较低功耗的条件下,所设计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实现了-95dB~32dB的宽动态范围增益控制。  相似文献   
947.
针对火箭摆杆使用时的工作状态,分析模拟加载试验的难点,提出载荷的铺设、安装和试验改进方案,并设计出工艺装备。通过对摆杆、工艺装备等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实现了摆杆的模拟加载试验。对该项试验进行技术研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要求,并为今后大型摆杆的研制提供了实践使用依据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48.
    
对由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智能材料驱动的仿生机器鱼的推进效率开展了实验研究.为了测量机器鱼的推进性能,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实验设备完成流体动力学实验.在伺服拖拽系统下,IPMC机器鱼在一个外力为零的环境下自推进前进.通过实验测得在IPMC驱动频率为1 Hz时有最佳的推进效率2.3×10-3,在1.2 Hz时有最大的推进力0.025 3 N,在1.5 Hz时有最大速度0.021 m/s,同时在2.6 Hz时有最大输出功率0.36 W.实验结果表明,在使机器鱼获得最佳推进效率的最优驱动频率下,机器鱼也能获得较高的推进速度.该推进效率测量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研究其他基于智能材料的水下机器人运动实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949.
One of various mechanisms of pre-earthquake 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as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seismo-ionospheric effects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lease of latent heat. Abnormal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2007 Ms 6.4 Pu’er earthquake in China were report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whether there were abnormal changes of surface latent heat flux (SLHF) linked with this pre-earthquake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The spatio-temporal statistical analyzes of multi-years SLHF data from USA NCEP/NCAR Reanalysis Project reveal that local SLHF enhancements appeared 11, 10 and 7 days before the Pu’er earthquake, respectively. As contrasted to the formerly reported local ionospheric Ne enhancement 9 days before the shock observed by DEMETER satellite,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SLHF and Ne anomalies are quasi-synchronous and have good spatial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epicentre and the local active faults. This is valu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seismogenic coupling processes and for recognizing earthquake anomaly with multiple parameters from integrated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950.
激光测速技术(LDV)诞生50周年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50年来激光测速技术(LDV)的发展过程,取得的主要成就,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出的重大贡献。LDV为流体力学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测试手段,开辟了对复杂流动精确、定量、动态测量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