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航空   446篇
航天技术   155篇
综合类   124篇
航天   1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41.
等离子体单极天线辐射特性和隐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等离子体单极天线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等离子体表面波的色散关系,推导了等离子体的浓度分布和等离子体气柱长度与激励源的关系。并分析了离子体参数对等离子体天线谐振频率、方向图的影响,计算并比较了等离子体天线和普通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结果表明了等离子体天线具有优良性能和很好的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142.
颗粒阻尼对直升机旋翼桨叶减振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段勇  陈前  林莎 《航空学报》2009,30(11):2113-2118
 为探索直升机减振技术的新方法,研究颗粒阻尼技术在直升机旋翼桨叶减振中的应用,设计了直升机旋翼桨叶模型及其相应的颗粒阻尼器形式,利用试验方法研究了颗粒阻尼对非旋转及旋转桨叶模型的阻尼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可以有效提高非旋转桨叶模型的前3阶阻尼水平,尤其可使桨叶第3阶模态阻尼比提高一个数量级甚至更多;在较低的转速范围内,颗粒阻尼还可以克服离心力作用,使旋转桨叶模型的挥舞和摆振加速度响应水平均得到有效削减,充分表明了颗粒阻尼作为一种振动控制手段应用于直升机旋翼桨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3.
隋欣  万谦  王宁飞  毕世华 《推进技术》2009,30(3):370-374
将NEPE推进剂在65℃,70℃,75℃下分别老化不同时间后,用动态力学分析仪测定其动态力学性能。利用测试得到的推进剂动态力学特性参数,经计算得出推进剂的平衡模量。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其平衡模量值逐渐降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在老化过程中推进剂平衡模量的变化对药柱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即在高温老化过程中,当NEPE推进剂的平衡模量降低至某一值时,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的结构完整性破坏。  相似文献   
144.
双翼布局微型飞行器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低速风洞试验研究了使用双翼布局改善固定翼微型飞行器(MAV)气动性能的问题.首先比较不同平面形状单翼(齐莫曼翼和反齐莫曼翼)与双翼布局的气动特性.在此基础上为了优化低雷诺数范围内的双翼布局,研究不同几何参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包括双翼不同的翼间距和交错位置以及不同的上下翼平面形状,并分析了造成这种气动性能差异可能存在的流场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双翼布局能够改善单翼微型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双翼之间的相对几何位置对其气动特性影响很大.通过不同平面形状上翼与下翼组合的比较发现,就最大升力和升阻比而言,上翼为齐莫曼翼、下翼为反齐莫曼翼且上翼位于下翼上游的布局较优.  相似文献   
145.
以Al(NO3)3乙醇溶液为电解液,利用阴极微弧电沉积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了较厚的氧化铝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测试了涂层的抗高温氧化、电化学腐蚀及抗热震性能,并探讨了阴极微弧沉积氧化铝涂层的机理.涂层由γ-Al2O3和少量的α-Al2O3组成.涂层中含有少量的钛元素,表明涂层/钛界面附近的钛基体在微弧放电作用下也参与氧化铝涂层的沉积和烧结过程.涂层经过100次(700 ℃水淬)热循环后仍与钛基体结合良好.700 ℃恒温氧化结果表明,具有氧化铝涂层的钛氧化速率降低了4倍.  相似文献   
146.
147.
通过数值方法求解二维轴对称N-S方程,对级间热分离条件下带有延伸喷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尾部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表明,展开前,受限尾流使延伸锥、发动机后封头及基础喷管外壁处于严重的热环境中;展开过程中,尾流作用在延伸锥上的气动力变化剧烈。计算结果对发动机的热防护设计及展开机构的驱动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将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能准确描述翼型粘性流动的NS方程以及旋翼气动分析模型结合起来,以旋翼最大悬停效率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对旋转机翼飞机的机翼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旋翼的气动性能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优化设计的目的,旋翼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以元认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英语任务写作教学实验研究,得出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icrowave limb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Doppler wind in the Earth’s mesosphere. The research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to Aura Microwave Limb Sounder (MLS) 118.75 GHz measurements where the O2 Zeeman lines are resolved by a digital autocorrelation spectrometer. A precision of ∼17 m/s for the line-of-sight (LOS) wind is achieved at 80–92 km, which corresponds to radiometric noise during 1/6 s integration time. The LOS winds from Aura MLS are mostly in the meridional direction at low- and mid-latitudes with vertical resolution of ∼8 km. This microwave Doppler technique has potential to obtain useful winds down to ∼40 km of the Earth’s atmosphere if measurements from other MLS frequencies (near H2O, O3, and CO lines) are used. Initial analyses show that the MLS winds from the 118.75 GHz measurements agree well with the TIDI (Thermosphere Ionosphere Mesosphere Energetics and Dynamics Doppler Interferometer) winds for the perturbations induced by a strong quasi 2-day wave (QTDW) in January 2005. Time series of MLS winds reveal many interesting climatological and planetary wave features, including the diurnal, semidiurnal tides, and the QTDW.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ides and the QTDW are clearly evident, indicating possible large tidal structural changes after the QTDW events dissip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