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34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1982年8月5日,澳大利亚的冒险家迪克·史密斯驾驶贝尔-206B-1型“喷气突击队员”3号直升机,从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的贝尔直升机制造厂起飞出发,作世界上首次单人驾驶直升机环球飞行。他于1983年7月22日返回原地,航程56742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半。贝尔-206系列的直升机是世界上生  相似文献   
42.
Ⅱ级贮箱采用薄壁焊接结构,分布有六个法兰盘环形焊缝和三条纵向焊缝,对确保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起重要作用,因而相应地提高了技术要求。利用逐点挤压矫形法延展焊缝使之与焊缝收缩相抵消以消除变形。工艺参数的选择得当与否,对矫形有显著效果,而且在矫形的同时可改善焊接头的残余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43.
脉冲燃烧风洞及其在火箭和超燃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近期美国X-43A的飞行试验数据表明脉冲式风洞能够预测飞行性能。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20多年来一直在发展各种脉冲燃烧风洞技术及其在火箭高空羽流、超燃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典型的四喷管火箭底部挡板采用涡轮废气排气方案能大大减少底部热流,这是脉冲式风洞的成功应用成果;在60-80ms脉冲燃烧风洞中首次进行了室温煤油燃料的超燃模型发动机试验,测量了发动机内流道中壁面压力和发动机推力,比较了脉冲式风洞和连续式风洞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M=5、6试验条件下,煤油自发点火延滞时间约4ms,因而工作时间为60-80ms的脉冲燃烧风洞能够十分经济奏效地进行超燃模型发动机研究。笔者亦介绍了正在研制中的大口径脉冲燃烧风洞方案。  相似文献   
44.
本文论述的是最近在烟流显示实验中发现的尚未见诸于文献的新现象:在平板上垂直放置的方柱和凹面柱体迎风面的中部和上部存在较大的旋涡或涡对,这些涡在前壁流动区域生成,然后绕过立柱两侧,伸向下游,整个涡带形成马蹄形。其中对方柱等具有平直迎风面的立柱,主要是生成若干个单涡;而对具有凹型迎风面的 Y,V,U 截面立柱,则形成若干个涡对。涡对在前壁区域重复着生成,增长,猝裂的过程,具有较稳定的周期,其 Strouhal 数与下游卡门涡街的 Strouhal 数接近,而单涡则基本上是前壁驻涡。实验还表明,二维长柱体也存在这类现象。这些特性将对结构物产生新的静态和动态气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45.
叶顶不同位置喷气对涡轮间隙泄漏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叶顶喷气位置对涡轮间隙泄漏流动的影响,在低速条件下用五孔探针对不同叶顶喷气位置和间隙大小的涡轮叶栅出口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通过数值计算对叶顶间隙三维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叶顶不同位置喷气对三维流场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顶喷气对泄漏流动的影响随间隙尺寸增大逐渐减弱,小间隙时喷气明显抑制了泄漏流动动能,在降低因泄漏涡所引起损失的同时增加了因通道涡产生的损失,靠近吸力边喷气方案使得泄漏涡损失峰值下降达48.6%,而通道涡损失峰值增加10.4%;大间隙时泄漏流动动能较大,喷气对泄漏流动的影响较小;通过减小泄漏流动动能以削弱泄漏涡与通道涡的相互作用,控制较大三维流动分离的发生,可有效改善流道内间隙侧的流动。  相似文献   
46.
气体取样分析在脉冲燃烧风洞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脉冲燃烧风洞试验条件及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流场环境,设计了用于脉冲燃烧风洞流场氧气组分浓度校核及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气流组分分析的探针取样-气相色谱分析测量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取样探针内部流场特性及燃气化学反应冻结情况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入探针的气流被有效冷却,能够实现化学反应冻结.利用风洞试验气流进行了系统校核,系统控制方面能够满足脉冲风洞试验测量要求,所得到的气流中氧气含量测量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偏差小于5%,甚至低至0.4%.利用该系统对马赫数2.6来流条件、直连式燃烧室模型燃烧工况下,出口不同位置处燃气中O2、N2和CO2等主要气体组分进行了直接测量,并进而估算了各测点处的表观燃烧效率,获得了其变化情况,所得到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燃烧室中燃料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7.
卫星遥感与海洋地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迫切需要应用航天工业的新技术、新方法 ,特别是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海洋国土资源调查 ,研究和发射可以不断获取海洋地质调查新资料的遥感卫星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8.
一、前言中国的现代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阶段进行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探索性研究,包括原材料、配方和工艺研究,成功地合成了液态聚硫橡胶,开发了真空浇注工艺,并进行了Φ65mm和Φ108mm小发动机地面试车。196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成立后,固体发动机研究工作全面开展。第四研究院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开发机构,下设各专业研究所和工厂,具有完整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能力。迄今为止中国已飞行的航天固体发动机绝大部分由该院研制,交…  相似文献   
49.
1 前言□□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日趋严重 ,各沿海国家不断加快海洋开发步伐 ,海洋经济发展迅速。1 977年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 1 1 0 0亿美元 ,1 980年达到 34 0 0亿美元 ,1 990年猛升至 670 0亿美元 ,2 0 0 0年达到 1 50 0 0亿美元。大规模、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 ,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2 1世纪 ,被人类称为“海洋世纪”。对于像我国这样有着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来说 ,拥有海洋国土面积 3× 1 0 6km2 (约是我国陆地面积的 1 / 3)。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0.
一、背景自1997年开始,香港民航局与民航中南空管局就航管自动化系统电子移交(AIDC)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进行过多次的合作与交流,民航中南空管局与香港民航局分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