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89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本文介绍了在低速和亚音速来流情况下,对一竖立着机翼的平板,在其连接处的分离区内外所作的三维湍流边界层测量。低速实验测出沿二条不同站位线共十个测量站位上的三个平均速度分量分布和六个湍流应力分量分布。亚音速情况下,对分离区内外的二个站位作了同样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气流的分离导致产生一个马蹄形旋涡,它是影响分离区内外三维湍流边界层特性的重要因素。文中还讨论了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分析了有压力梯度和流线曲率影响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3.
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主动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复合校正的控制策略,并作了仿真和实验研究 。  相似文献   
134.
不同轴长比椭球体的绕流计算与分离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礼  忻鼎定  庄逢甘 《航空学报》1996,17(Z1):14-20
用拟压缩性方法求解不可压N-S方程,对4∶1旋成体椭球和其他轴长比椭球的层流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用二阶中心差分格式和三阶迎风紧致差分格式来逼近无粘项。从计算所得的表面摩擦应力线、空间流线和横截面流场特性,分析了10°≤α≤70°迎角范围内的分离和脱体涡系形态,算出了相应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三阶迎风紧致差分比二阶中心差分可更好地模拟分离涡结构。迎角直到40°时,算出的流态仍然对称,而迎角为70°时,算出的流态为非对称非定常,与实验流态基本相符。椭球体横截面形状越扁平,开式分离就越提前产生。椭球体横截面形状横向越窄,分离区就越小。由于改变椭球体横截面形状具有改变分离和脱体涡系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善三维物体的气动力特性,为改进机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5.
内压缩段构型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寻内压缩段构型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折角型和曲线型两种内压缩段的自起动过程进行准定常数值仿真研究.对比了这两种构型进气道在不同唇罩起始压缩角下的自起动性能和自起动过程中分离区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内通道压缩强度沿程分布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即使进气道内收缩段的内收缩比相同,不同的内压缩段构型和唇罩起始压缩角对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影响显著,曲线型内压缩段构型的自起动性能明显优于折角型;②内压缩段的总压缩强度及其沿流向分布都是影响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关键因素,并且压缩强度沿流向分布决定着进气道在自起动过程中处于临界状态下主分离包所停留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6.
二元超声速进气道扩张段内伪激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种二元超声速进气道扩张段内伪激波特性,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扩张段长度、扩张比和中心线偏距等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扩张段长度与扩张比对扩张段内伪激波特性影响较大,中心线偏距影响较小;扩张段长度与扩张比均会影响激波串长度及分离区的大小,从而对伪激波性能产生影响;基于一系列扩张段型面的仿真数据,给出了一个最大扩压性能对应的最佳扩张比的简单线性拟合公式。上述研究结果对超声速进气道扩张段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