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AIM卫星搭载的CIPS云成像探测器获得的云图数据,提取2008-2009年南北半球共6664个小尺度重力波(波长10~150km)个例,通过重力波区域与背景云层反照率变化值的对比分析,研究重力波引起云层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变化值以正值为主,最大平均值4.48×10-6sr-1出现在南半球降交轨道.反照率变化值与IWC变化值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变化呈现出很强的纬度和时间依赖性,且几乎均为正值.反照率变化值在中期阶段(冬/夏至日之后的50天)的高纬地区(>70°)更大,但在中期以外始末阶段的低纬地区(<70°)逐渐变小,甚至开始出现负值.随着背景云层的增强,反照率平均值呈线性增大,小尺度重力波能够引起背景云层反照率约14.6%~28.8%的变化量.当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周期性变化的振幅逐渐增大时,反照率变化值也线性增大,变化率约为0.909%~1.194%.南半球的变化率整体比北半球稍小,这与背景大气条件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星敏感器在轨几何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敏感器在轨几何标定是消除其系统测量误差,提高姿态确定精度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利用星对角距相等进行星敏感器在轨标定时,大多采用最小二乘求得全局最优的静态待标定参数,但没有完全反映出恒星相机工作期间受外太空环境变化导致内部参数发生的微小动态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星敏感器参数的在轨标定精度,文章在对星图识别结果预处理的基础上,引入扩展卡尔曼滤波对当前星图时刻对应的相机参数进行实时标定,动态获取当前最优参数值。利用该文所提方法对"资源三号"01/02星国产星敏感器进行在轨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标定当前星敏感器的参数误差,其精度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标定方法,验证了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为星敏感器的在轨几何标定提供了一种技术参考,可用于卫星在轨实时标定或地面卫星姿态后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地面站自动测试系统组成和测试原理,测试通过主系统终端开始,系统计算机按磁盘内存贮的测试项目的数据配置测试通道,接收机频率及工作方式、开关矩阵通道等,发送指今数据至测试微机,微机完成其余射频通道的配置,注入嗓声、单载波或模拟信号,从功率计或频谱仪等读出测试结呆,计算信号强度等参数,并向PDP11/70返回测试数据。测试项目包括:增益、噪声系数、频谱和电平、开关矩阵通道等。文中列出了部分测试清单。本系统效益明显,精度优于手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京三号A/B卫星高速数据处理和传输需求,采用全路由总线互联架构,全新设计了第五代数传基带处理设备智能处理器,给出了相关功能、指标和特点;重点介绍了智能处理器中软件定义功能的高性能异构计算单元、高性能遥感影像在轨处理技术、数传任务自主管理技术等在轨处理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智能处理器试验验证和应用情况,其具备硬件平台通用、软件定义功能,大幅提升了常规数传能力,创新实践了多种智能数传功能,通过北京三号A/B卫星成功在轨验证及应用,智能处理器可作为成熟产品应用于后续空间高速数传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设现代化工匠型士官队伍,保障高技术下打赢能力,以工匠型士官的需求分析为切入口,详细分析了工匠型士官的培养目标,继而在精神培育、院校教育、岗位技能提升以及网络创新教育等方面深入探究了工匠型士官的培养模式,为我军工匠型士官的培养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遥感卫星的数传系统中,采用虚拟信道方式对多路遥感数据进行数传合路,形成标准帧格式信息流以适合空间物理信道传输。针对缓存容量受限的条件,提出了两种数传合路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将全部虚拟信道同时数传合路到I帧和Q帧;第二种方案是将其中一半虚拟信道数传合路到I帧,将另外一半虚拟信道数传合路到Q帧。采用仿真技术对两种数传合路方案的缓存容量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第二种方案时缓存容量需求更低,只须采用地址空间深度为8K的缓存器即可满足数传合路处理需求。第二种数传合路方案已应用到某卫星工程项目的数传系统产品中,通过了地面测试、试验以及在轨飞行验证。文章提出的技术途径可为后续航天器更多种类遥感数据的数传合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概述了PCI总线的优点,介绍了PCI总线接口设备开发的一般途径。最后给出了一些开发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危险源风险度是机场安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危险源严重度的准确度量直接影响危险源风险度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机场安全管理的经济性和有效性。鉴于目前基于主观的严重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危险源严重度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严重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专家意见,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在危险源严重度的定量分析中;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海量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的关键技术,北京三号B卫星作为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其图像传输速率高达几十吉比特每秒,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万兆网接口与高速串行收发器GTX/GTH接口的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该系统使用万兆网接口接收前端相机载荷数据,使用GTX/GTH接口实现产品内数据互联,并基于超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核心处理芯片实现海量数据路由分发、编解码和处理。测试结果表明:可实现36.04 Gbit/s数据接收和60 Gbit/s数据传输处理能力,并具有可靠性高、系统延时小、通用性强的优点。与传统数传方案相比,系统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且显著降低了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