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88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多维系统测量参数众多,系统误差分析比较复杂。本文归纳给出多维系统测量误差分析计算方法措施,并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112.
基于面向对象的BP网络模型 ,在VisualC 6 .0的开发环境中实现了航空发动机转子连接件方案选择的软件原型 ,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3.
目前 ,已有 360多家航空公司用户与建在因特网上的GE飞机发动机集团用户网络中心连接 ,网上交易额已突破 10亿美元。GE飞机发动机集团于今年 1月份正式建立了用户网络中心 (CWC)。其特点是专用的、密码保护的在线用户网站 ,它的成本节约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如备件订购、库存管理、交互式技术发布、发动机机队概况、先进的发动机修理状况可视系统以及随时更新的发动机服务手册和通告。CWC极大程度地提供了与用户间相互联系的便利。例如 ,对于计划要修理的发动机部件 ,用户可通过可视系统在极为详细的发动机部件图像上进行评估。GE…  相似文献   
114.
电工电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建设、使用,以及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论述了电工电子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今后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高空长时间飞行,受气流加热影响,飞行器表面温度显著升高,依赖地面试验和传统DSMC仿真预测的热流值明显高于飞行观测值,导致飞行器防热系统的保守设计.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壁面辐射平衡的DSMC边界模型,通过热流值反算辐射平衡壁面温度,并以此温度作为下一个时间步DSMC计算的边界条件,迭代更新至给出壁面温度的收敛值.基于该温度边界条件,开发了适用于轴对称构型的DSMC求解器,并以钝锥构型对计算模型和求解器进行了验证.重点针对激波风洞试验条件下的双锥构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构型恒温冷壁条件得到的壁面压力分布和热流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两种温度条件下的压力峰值差异约为15.4%,但是整体气动力特性差异仅约为0.33%;相对于冷壁,辐射平衡计算得到的前缘处热流峰值降低约50%,再附点处的热流峰值降低约三分之二;两种条件相结合,可以给出壁面热流的预测范围.  相似文献   
118.
119.
近年来,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MPC的基本原理;简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电机系统MPC技术的研究概况。研究了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应用于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案。总结了FCSMPC关于价值函数设计、计算量降低、矢量作用个数以及鲁棒性提高等方面的研究思路。展望了未来FCSMPC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关于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论断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决定组建应急管理部,旨在整合分散的资源和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高国家应急管理水平。作为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技术支撑的空间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灾害遥感监测已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业务体系,建立了多渠道的数据获取协调机制,形成了常规与应急业务模式,开发了灾害遥感业务产品体系,并在我国及周边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时代,面临新使命和新要求,空间技术减灾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要加强对外服务能力建设,有效支撑"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