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文章提出了采用沿辐条方向增加伸缩杆、柔性承力罩及弹性单元的方式实现机械式可展开气动减速技术二次展开的结构方案,并针对二次展开气动外形分别从弹道轨道、升阻比及俯仰力矩系数等方面开展了跨亚声速段减速效果、升阻特性及静稳定性研究。研究显示:二次展开状态的减速效果明显优于一次展开状态;二次展开状态的升阻比随攻角及马赫数变化规律与一次展开状态一致;小攻角范围内两状态的升阻比变化不大,大攻角范围内两状态的升阻比差异明显;二次展开状态在跨亚声速段存在唯一的静稳定点,且该点的静稳定性强于一次展开状态。研究表明:机械式可展开气动减速技术采用二次展开方案能够实现在跨亚声速段继续减速和姿态稳定的目的,二次展开方案在机械式可展开气动减速技术上的应用具备工程可行性。文章为机械式可展开气动减速技术二次展开方案工程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2.
FY-3卫星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风云三号(FY-3)卫星的应用和发展历程。介绍了FY-3卫星装载的成像、大气探测、辐射收支探测、大气成分监测和空间环境监测器5类仪器包,可实现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热红外到微波的多种电磁波谱段的遥感和探测。给出了地面应用系统生成的大气、陆地、海洋和空间天气等科学和应用领域的卫星遥感信息产品及其分辨率与精度。列举了部分典型的FY-3卫星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臭氧和二氧化碳等大气成分和气候监测、生态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结果。展望了未来FY-3卫星的发展,其中包含的4颗卫星,按晨昏、上午、下午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3颗和倾斜轨道降水测量卫星1颗布局安排,组网完整的FY-3业务卫星的综合观测能力将有极大的提高,带动我国气象卫星应用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3.
对基于FY-3C星微波成像仪(MWRI)毫米波通道的海面大风算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在中国海域观测到的海面后向热辐射数据,认为联合多个毫米波通道分析方法可利于海面大风反演。对中低风速(0~15m/s)下D-矩阵算法进行修正,给出了适于MWRI的海面风速反演新模型。与浮标数据拟合结果表明:FY-3B,C星MWRI均方差(RMS)分别为1.24,1.18m/s。用带泡沫散射层的双尺度随机粗糙面的复合模型计算后向热发射。考虑各通道频率、灵敏度和定标精度等因素,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各通道热辐射特性随海面风速变化的不同响应特性,建立了适于FY-3C星MWRI的大风风速反演模型。中低风速模型和大风速模型反演的全球海面风速分布结果表明:中低风速精度标准差1.2m/s;反演大风数据和海岛固定浮标数据有一致性,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可为我国沿海的大风监测和预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4.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流固耦合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特性,基于流固耦合求解的计算方法,在运动学和动力学条件均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通过实例建立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油膜和弹性环有限元耦合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详细的弹性环变形和油膜压力特性等流固耦合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机理以及与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在减振机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内的油膜压力分布趋势与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趋势相当,但呈现与油腔间隔相关的阶梯状分布,弹性环的计算结果也较传统方法的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5.
针对混合控制器设计中耦合Riccati方程难于得到解析解的问题,采用一种有效、快速的李雅普诺夫迭代法,并将此算法应用到飞行控制器的设计中,抑制了飞行控制系统中大量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对飞机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使闭环系统满足鲁棒稳定性,还满足一定的动态性能,从而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6.
自2001年以来,美国商用定期航班的事故率基本保持常数,约为每百万架次进离港中有三次事故(见图1)。民用航空运输总量快速增长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全世界民航业正面临大幅度降低航空事故率的紧迫任务。如果保持现有的事故率不变,则随着交通总量的增  相似文献   
147.
甲烷-空气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增强点火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双晏  金星  张鹏 《推进技术》2015,36(10):1509-1515
为研究放电过程产生的等离子体对缩短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效果,针对脉冲式放电,本文耦合了密度方程、能量传递方程以及Boltzmann方程,对于甲烷-空气混合气体放电粒子浓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计算得到的放电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及活性自由基作为初始组份代入CHEMKIN中进行计算,计算了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对于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相比于附着过程,甲烷粒子弹性碰撞、激励、电离过程的碰撞截面要大2~5个数量级。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各个过程碰撞截面的变化并不单调,均存在碰撞截面最大的点。混合气体的激发过程导致了80%以上的能量损失。当约化场强逐渐增大时,甲烷的电离效应逐渐增强。混合气体的附着与弹性碰撞效应造成的能量损失比较小,相比激发与电离效应可以忽略。放电过程能够产生大量不同种类的活性粒子与自由基,不同活性粒子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相同。其中,随着放电,振动激发态氮分子浓度保持为1015/cm3量级。电子激发态氮分子粒子数密度随着放电的进行,在10-8s~10-7s会产生一个峰值。模型计算的单脉冲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在大多数点火温度下,可将点火延迟时间缩短10%以上。脉冲式放电对于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点火有显著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48.
基于Agent与元胞自动机的无人机集群混合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有序的集群控制方式是集群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的前提。针对无人机集群控制问题,结合集中式与分布式2种控制方式,提出基于Agent与元胞自动机的集群混合式控制。从无人机集群作战流程出发构建了无人机集群控制体系框架、通信拓扑结构及集群控制规则,将集群个体由上至下分为中心长机、小组长机、个体无人机3个层次,高层级对低层级采用自上而下的集中式控制,同层级采用自下而上的分布式控制。在此基础上,利用Agent模型的层次性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同质性,设计了基于Agent与元胞自动机的集群混合式控制模型,实现2种控制方式有效结合,元胞自动机模型实现集群基本的聚合、分离、速度一致规则,Agent模型实现不同层级个体间的协同交互规则。在编队集结与保持任务背景下,对分布式、集中式与混合式3种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式控制的集群在编队可控性、跟随性、一致性以及降低通信负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验证了混合式集群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对使用胶黏剂对采用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的钛合金零件表面沟槽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以某钛合金气动面为例设计了填补沟槽的试验验证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胶黏剂对零件表面沟槽进行填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0.
针对动力调谐陀螺挠性接头的薄壁结构尺度小,加工中容易产生变形,容易产生变质层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力反馈的挠性接头研磨加工方法,并根据此法开发了集成多轴研磨加工与二维坐标测量的装置,通过对挠性接头的研磨加工实验,证明该研磨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零件的表面形貌,去除加工后的变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