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38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精度模型下Halo轨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未来地月L2点Halo轨道空间站长期停泊任务,研究了高精度模型下Halo轨道设计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Circular Restricted Three Body Problem,CR3BP)质心会合坐标系与高精度模型地心J200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CR3BP下的闭合Halo轨道转换到地心J2000坐标系得到了高精度模型下Halo轨道迭代初值。其次,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equence Quadratic Program,SQP)构造多层迭代格式,在高精度模型下对初值进行逐层修正。最后,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平动点任务标称轨道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探究并建立纤维金属层板中的金属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导致的制件界面处产生的较大的层间应力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控制简单非对称纤维金属层板三维各向尺度的变化,得到各向尺度变化对纤维金属层板层间应力的变化影响规律,并根据所得规律简化了纤维金属层板的力学结构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和理论力学对设置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单向非对称铺层纤维金属层板层间应力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分析非对称铺层与对称铺层制件之间的联系,将非对称铺层的纤维金属层板层间应力表达式推广到了标准对称铺层。光纤光栅传感器实测出的应力值与理论模型得出的应力值进行对比,最大误差不超过3.504%。验证了纤维金属层板层间应力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3.
杨立军  刘陆昊  富庆飞 《航空学报》2021,42(12):624974-624974
本文总结了有关非牛顿流体射流雾化特性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预测非牛顿液体射流初次雾化失稳特性的理论方法,介绍了有关非牛顿流体射流初次雾化的实验现象和特性参数。当射流初次雾化的过程结束后,破碎产生的液滴会在高速气流中发生二次雾化。随后,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非牛顿流体液滴二次雾化实验研究的相关进展。分析了液滴二次雾化的实验现象,总结了不同种类液滴二次雾化过程中所研究特性参数,如破碎模态、临界韦伯数和初始变形时间等随来流气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基于液滴二次雾化物理过程所建立的预测喷雾场液滴平均粒径的雾化模型。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给出了非牛顿液体射流初次雾化和二次雾化实验研究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基于改进CORDIC算法的流水线QDDS系统,在分析超前进位加法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优化方法,给出了优化前、后的结构。分别设计了优化前、后的QDDS系统,在Altera公司ACEXlK--EP1K50TC144-1芯片上予以实现,对系统的编译仿真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系统输入频率控制字32位,输出幅度位数16位,最高工作频率103.09MHz,杂散指标-110dB。  相似文献   
85.
随着微系统追求更小的尺寸、更高的集成度,圆片级三维封装技术已成为未来微系统封装的发展趋势。基于玻璃回流工艺,提出了一种新型圆片级三维封装技术。设计了用于实现单模光纤阵列与玻璃基板上平面光波导之间耦合封装的U型槽阵列,采用高导硅作为垂直电引出,制备了玻璃-硅复合基板,并用玻璃帽实现了封装。玻璃-硅复合基板技术在三维微系统和光电子封装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航天器任务能力的指标提升,对卫星系统设计的深入、精细以及集约要求更高。以系统性能最优为终极目标,围绕任务能力开展多学科一体化设计,进而引起的产品集成、验证模式的显著改变。本文对国内外航天器多学科一体化研制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分析了一体化设计的需求和内涵,并对多学科一体化协同平台的实现及探索性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7.
针对自主研发的吸气式空空导弹FADS系统,利用FD-12风洞对其进行了标定研究。分析了风洞标定试验的技术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变支杆长度方法避开风洞试验台阶波的标定方案,包括支杆设计、模型加工、安装以及测压管路气密性检测等,在风洞中完成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Ma2.0~3.5范围内,FADS系统的测量误差精度全部达到设计目标,其中静压误差≤490Pa(≤3%)、马赫数误差≤0.1、迎角和侧滑角误差≤0.5°;与首次标定相比,各来流参数测量误差均减小,特别是Ma2状态下,静压最大相对误差由11.5%降低到3.0 %,马赫数最大误差由0.15下降到0.10,迎角最大误差由2.5°降低到0.5°,侧滑角最大误差由1.2°降低到0.5°。研究结果可为FADS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8.
通过喷丸强化在机翼四梁上的应用,作了大量分析和试验验证工作,最后为歼×机翼四梁的喷丸强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使四梁的疲劳寿命达到了设计要求,并探索了四梁喷丸强化工艺的全过程,也为服役飞机四梁的大修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9.
为了满足生产上的需要,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将氩弧焊枪的结构作了如图的改进,效果较好。 原来是在锥体上开缺口,依靠锥面的挤压夹紧钨丝,现改用弹簧夹头装夹钨丝,不仅牢固,而且避免了通电后的粘连现象。同时,为了改善气流的挺直性,克服其急促、紊乱状况,还增加了气室的分气孔。而且,为了增强焊缝熔池的保护,减少金属在熔化结晶过程中受空间气体的侵入,在喷嘴里装上一个衬套,并在衬套端面垫上两层80~100目的铜丝网。实践证明,这样做,焊缝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