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航空   5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寻找Nb、V合金元素与变质剂的最佳组合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球铁轧辊材料,比较NbV球铁与NiMo球铁的铸造性能、常规力学性能及断裂韧性,结果表明,NbV球铁不亚于NiMo球铁,可替代NiMo球铁生产轧辊。  相似文献   
2.
新型电子封装Si-Al合金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传统金属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简单评述。利用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备了Si—Al(含硅量50~70wt%)合金。这种合金具有细小均匀的显微组织,同时具有低热膨胀系数、高热传导率和低密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寻找Nb、V合金元素与变质剂的最佳组合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球铁轧辊材料,比较NbV球铁与NiMo球铁的铸造性能、常规力学性能及断裂韧性,结果表明,NbV球铁不亚于NiMo球铁,可替代NiMo球铁生产轧辊。  相似文献   
4.
网络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三维陶瓷网络(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构思,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三维陶瓷网络(骨架)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基体铝合金在重载时产生严重粘着磨损,磨损层发生软化和塑性流动,而复合材料中的陶瓷颗粒暴露于磨损表面并起承载作用,从而保护基体不发生严重磨损,复合材料对磨环的磨损量大于基体合金对磨环的磨损量,但复合材料摩擦副的总摩损量比基体合金摩擦副的小。  相似文献   
5.
针对飞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NiCr系可磨耗封严涂层发生的NaCl热沉积盐高温腐蚀现象,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多孔80Ni20Cr合金,研究了其在750℃空气气氛中的NaCl热腐蚀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等技术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aCl固体盐通过阻碍合金表面生成连续致密的Cr_2O_3,加速多孔NiCr的腐蚀和氧化。研究发现,在样品外表面形成的Cr_2O_3、NiO、NiCr_2O_4混合氧化物膜易开裂剥落,是合金加速腐蚀的主要方式。此外,通过同步热分析并结合热力学模拟计算发现,NiCr合金的热腐蚀由氯化-氧化协同控制,初始依靠NaCl与Cr元素反应引发合金的循环腐蚀,并推动整个腐蚀过程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论述了回归分析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通过氨-空气混合物高浓度气体吸收中的数据处理这一实例,介绍如何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的处理过程,给出建立经验公式为检验所建公式可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自耗电极自动进给系统下的电渣重熔 (Electroslagremelting简称ESR)工艺参数与熔池深度h( 0 ,Y)的关系 ,它可用h( 0 ,Y) =A·e-B/Y数学式表示 ,其中A ,B为工艺参数的函数。利用这一数学表达式 ,如果工艺参数变量为已知 ,则可求出任意锭高Y的h( 0 ,Y) 。比较了调整功率与等电流重熔二种工艺 ,结果表明 ,前者得到的h( 0 ,Y) 有明显的降低 ,且随锭高Y的增加 ,h( 0 ,Y) 变化亦小 ,有利于得到均匀的铸态组织。假若调整幅度选择得当 ,在锭高Y大于某一值时 ,获得近等深熔池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喷射成形Si—Al合金成形工艺,获得优良的显微组织,本文模拟了喷射成形Si-30wt% Al合金的凝固过程。研究了雾化压力和沉积距离对熔滴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和固相分数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得到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合盐法制备了原位自生TiB2 颗粒增强Al-7Si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制备的原位TiB2 颗粒分布均匀,其最大尺寸在900nm左右,平均尺寸在 400nm 左右.TiB2 颗粒对a-Al 和共晶si都具有显著的细化效果.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干摩擦磨损性能较其基体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