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0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多级旋流预燃区补氧对常压点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常温常压进口条件下开展点火试验,研究对象为多级旋流空气雾化喷嘴模型燃烧室,在火焰筒压降为1%~6%工况下分别采用20J和12J点火能量的电火花点火器进行点火试验,控制预燃区补氧空气流量比在0~0.04范围内,研究了多级旋流空气雾化喷嘴的点火油气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点火油气比足够小的情况下,预燃区补氧流量越高,临界进口速度越大;在相同点火能量和火焰筒压降下,预燃区补氧空气流量比越高,点火油气比越小;随着预燃区补氧空气流量比增大到一个阈值(20J点火能量时为0.01,12J点火能量时为0.015),点火油气比曲线的发展趋势将发生变化;当预燃区补氧空气流量比继续增大到另一个关键阈值(20J点火能量时为0.025,12J点火能量时为0.03),点火油气比不再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2.
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是一个Ku波段真实孔径雷达,通过在小入射角下照射海面,接收海面回波功率,并去除雷达EIRP (Effective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天线方向图、系统损耗等雷达自身的影响因子,获取海面三维信息。这些影响因子可以在微波暗室中测量,其中EIRP、系统损耗可认为是常数量,但是,天线方向图是与入射角、方位角相关的三维变量,测量受到暗室系统精度的限制,并且,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最小处理单元是雷达照亮的圆环形条带,照射的过程即是对该环形条带中的变量进行二维积分,成为一个随入射角变化的后向散射系数剖线,因此,天线方向图的微小误差,都会对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剖线形状产生显著影响,出现“凹现象”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粒子群算法进行了积分天线增益的校正工作,利用机载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通过与同步观测浮标海浪测量结果比对,表明本算法可有效改善“凹现象”,使回波数据有效率提升了12%,为业务化的波浪谱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3.
101研究所地处北京西南远郊,被人们戏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西藏”。那里过去是荒凉的秃山岗,在遍地鹅卵石之中,只稀罕地长着几棵酸枣树。但现今这里是中国航天的一颗明珠,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国外一种自制热线探测头的方法。此方法技术简单,不需专用的设备,制作费用低廉,值得在国内推广。  相似文献   
25.
回流导叶是新研究的多极泵,形状复杂、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铸造生产过程中用内冷铁、暗包和环形浇口解决了高气密性,用易溶砂解决型腔内出砂,并在处理夹渣、缩松、冒气泡等方面采取了综合措施,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6.
在南航NH-1三音速风洞进行了NACA0012翼型跨音速风洞实验,讨论了洞壁开闭比和模型尺寸对驻室参考点静压、翼型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闭比和模型尺寸对驻室静压有明显的影响,开闭比对翼型表面压力分布有很大影响。在α=0°时,超临界流动条件下,开闭比从6变到0.5,翼型上表面激波位置向后移动范围达20%的弦长,开闭比为4时,翼型接近于无堵塞干扰。当α=1°和M_∞=0.759时。消除洞壁干扰的最佳开闭比为4。  相似文献   
27.
超声速、高超声速小攻角状态下简单尖锥体、小钝锥体外形的飞行器能否产生锥动失稳是一个可以讨论的命题。但是简单尖锥体、小钝锥体我们的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M=5):会产生锥动失稳,甚至实验次数中出现锥动失稳的比例达100%。借助近十年来对多个飞行器锥动失稳的研究(这些飞行器外形变化、流场参数变化、对锥动失稳的影响,模型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与飞行器空中飞行结果取得一致)观察到一个现象:改变飞行器尾部流动状态,有利于控制锥动失稳。简单10^o半锥角尖锥体、小钝锥体模型在锥体后部表面加上小片条后,锥动失稳(M=5)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8.
非线性气动恢复力与飞行器动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流动中,飞行器非定常气动数值计算后的参数辨识、飞行器模型的风洞定常测量、风洞动态(风洞自由飞)测量均显示了飞行器非线性气动刚度项(气动恢复力项、如俯仰力矩 攻角曲线Cm θ)将出现局部静不稳定( Cm/ θ>0)。  飞行器气动恢复力对运动稳定性影响以往讨论较少,本文讨论了非线性气动恢复力局部出现静不稳定条件下的动稳定特性,其特点是突跃性、单边性与不确定性。飞行器飞行遥测数据分析支持了上述动稳定特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29.
天空飞行与地面风洞实验动态气动相关中的雷诺数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余年来,在3个动态气动专题领域内,地面风洞自由飞实验与对应的天空飞行器的绕流雷诺数虽然相差1~2个量级,但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多次预测或再现了天空飞行器出现的对飞行安全、飞行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其它地面风洞实验方法难以预测或再现的这3个专题领域内的动态气动特性,这至少为3个专题领域内天地动态气动相关中的雷诺数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0.
本文研究洞壁干扰对PT8-99全机模型气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对机翼压力分布的影响主要在机翼前缘压力变化大区域和后部激波区,且随来流马赫数增加而增加。它对Cy的影响相对较小,当模型堵塞度为0.6%时,可认为洞壁对Cy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洞壁干扰对模型俯仰力矩影响较大,即使模型堵塞度为0.6%,还存在着洞壁对Mz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