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63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杨晶晶  刘卫东 《火箭推进》2007,33(1):12-17,27
以液氧/煤油单台空间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和平稳工况为研究对象,在改变推力室喷管喉部直径的情况下,运用非线性领域中的分析方法,对系统在整个相空间的表现行为作了全局分析比较。综合考虑相空间吸引子、李雅普诺夫指数以及分维数,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轨道稳定性分析法。该方法具有几何学直观的优点,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52.
研究背景简介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源于燃烧化学反应和燃烧室内气体流动的藕合。不同类型的不稳定燃烧,尽管振荡频率和振幅不一样,但都是以压力振荡为特征,根据压力振荡频率的高低,发动机不稳定燃烧可分成三大类,即:低频率不稳定燃烧(喘振),中频不稳定燃烧(蜂鸣),高频不稳定燃烧(尖啸)。本文主要介绍高频不稳定燃烧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这种禾稳定燃烧,其试验观测到的振荡频率和理论计算的燃烧室内声波频率相近,因此被称作  相似文献   
53.
液体火箭发动机切向不稳定燃烧数值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卫东  王振国  周进  庄逢辰 《推进技术》1998,19(1):17-20,94
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切向不稳定燃烧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初步分析。数值方法采用一步隐式预测、两步显式校正进行非定常流动计算的PISO算法,并应用等效矩形燃烧室模型及双参数不稳定燃烧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压力扰动波的传播过程考察了发动机燃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H2/Air连续旋转爆震波的起爆及传播过程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环缝-喷孔对撞式喷注模型发动机上,采用H2/O2热射流切向喷注的起爆方式,进行了H2/Air组合的连续旋转爆震试验,试验成功起爆并实现了爆震波的持续旋转传播。切向喷注的热射流并没有直接诱导形成旋转爆震波,从点火到形成稳定传播的旋转爆震波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对高频信号的时频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工况下,旋转爆震波的传播过程非常稳定,其传播频率为5.5~5.95 kHz,平均传播频率为5.75 kHz,对应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716.4m/s,为理论预测值的91.14%。在没有测量高频压力的情况下开展了长程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旋转爆震波也可以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55.
支板喷射超声速燃烧火焰结构实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明晰支板喷射超声速燃烧火焰精细结构,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利用自发辐射成像技术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对支板喷射超声速燃烧流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室内形成了典型的扩散火焰,且火焰稳定在支板尾部的回流区,宽度与支板厚度处于同等量级;支板厚度和燃料喷注当量比对火焰结构有显著影响,增加支板厚度会使火焰基底变宽,火焰长度变短,有利于燃烧室内部的快速放热和缩短燃烧室长度,增加燃料喷注当量比会使火焰长度增加,燃烧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56.
超声速湍流边界层中横向声速喷流的混合LES/RANS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超声速湍流边界层中横向声速喷流的计算,对一种混合大涡/雷诺平均Navier-Stokes(LES/RANS)模拟方法进行了测试,该方法采用一个依赖于到壁面的距离及当地湍流参数的混合函数结合两方程k-ω 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湍流模型和混合尺度亚格子模型来封闭湍流项.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模拟方法能够捕捉到喷流/湍流边界层相互干扰的非定常大尺度结构,且对分离区长度、壁面静压峰值和膨胀区静压分布的计算精度要高于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法.   相似文献   
57.
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与来流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超  刘卫东  刘世杰  蒋露欣  苏义 《航空学报》2016,37(5):1411-1418
以加热空气为氧化剂,氢气为燃料,开展了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试验,研究了连续旋转爆震与来流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隔离段和爆震燃烧室压力,发现了3种相互作用类型:类型1:连续旋转爆震对空气来流不产生影响;类型2:空气来流中存在高频压力振荡,且主频与连续旋转爆震波的传播频率相同,但来流总压不变;类型3:空气来流中存在与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频率相同的高频压力振荡,且来流总压升高。初步对比了爆震燃烧室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爆震燃烧室面积的减小,连续旋转爆震对来流的影响增强,影响区域也向上游扩展。  相似文献   
58.
连续旋转爆震波的瞬时传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氢气/空气连续旋转爆震试验,并计算连续旋转爆震波的瞬时传播频率与传播速度,统计其相对标准偏差,并以此作为爆震波瞬时传播过程稳定性的评价标准,研究推进剂流量对连续旋转爆震波瞬时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量比为1.0时,空气流量由321g/s增加至505g/s,连续旋转爆震波的平均传播频率由4.60kHz升高至5.33kHz,平均传播速度由1445m/s增加为1674m/s;连续旋转爆震波瞬时传播频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则由4.00%减小至1.69%,这表明连续旋转爆震波在较大的推进剂流量下的传播过程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59.
超燃冲压发动机支板喷射燃料的燃烧过程试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高速摄影和高速纹影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支板喷注燃料的燃烧流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料喷注器与火焰稳定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对流场的火焰结构和发动机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支板侧喷较尾喷方案具有更好的燃烧效果.燃烧与流动强烈耦合,燃烧放热使得燃烧室压力升高,改变了上游来流流场结构,流场结构的改变同时又影响到了燃料的喷注、扩散和混合过程.   相似文献   
60.
乙醇液滴蒸发过程对压力振荡动态响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制造了一种旋转式气流换向阀,使用该换向阀能够产生较高频率、较大振幅的压力振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压力振荡环境下燃料液滴蒸发过程的试验系统,利用高速阴影成像系统对乙醇液滴蒸发过程对压力振荡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液滴蒸发过程对压力振荡具有快速响应的能力,压力振荡过程中,蒸发速率并不与环境压力的值成正比,蒸发速率的最大值发生在压力下降过程的后期阶段,蒸发速率的大小与压力振荡的频率、振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