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引言设计弹头必须使它经得住速度高达762米/秒的击水、撞舰与其它地面目标这样严重的瞬态载荷条件。为了决定弹头撞击哪种目标出现最严重的外载,对上述各种目标介质都做了初步研究。所研究的弹头形状全都设计成钝头形(一般取钝头直径为最大直径的0.6),重量为226.8公斤或317.5公斤,长度为152.4厘米,直径在30.48和40.64厘米之间(见图1)。应用两种材料:AISI4340钢与64钛。终端速度取为457和762米/秒。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近年国际学术会议上的相关论文进行编研。从卫星有效载荷整体隔振的技术背景到必要性,重要性、经济价值等诸多方面予以讨论,旨在全面引进国外整星或有效载荷隔振缓冲技术,提高我国卫星设计科技含量,增强竞争能力。除了突出提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飞行实测数据和分析试验数据外,还提供国外正在研发的有源/无源组合隔振缓冲技术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在非线性弹性力学中新发现的一种物理现象—“slow dynamics”现象。从这个现象中获得的信息表明,它非常适宜应用到宇航结构件在生产线的无损检测和疲劳损伤预报。文中对它的技术背景,物理本性以及实验配套设备,实际使用实测结果等内容进行简明叙述。最后,对它的技术在我国引用具有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 MRJ 公司参与“战略防御新方案”(简称 SDI)研究工作的两位高级工程师弗雷沃尔德和博茨提出,如果国会批准建设一个用于 SDI 的地面试验设施,这必会使 SDI的研究/发展费用降低、研制速度加快并可为军备控制服务。目前研究的天基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都非常庞大。动能武器与某些激光定向能武器,长度至少在60米左右,自由电子激光器和粒子束定向能武器则长达200米。这个尺  相似文献   
15.
有限元技术有两个内容:一个是把连续体分成许多离散元素,第二是在这些离散元素的联结点上假设一些条件。我们把这些联结点称之为接点或节点。有限元技术之所以大量使用,很大程度是由于高性能数字计算机的发展。种类繁多的有限元软件可从各个渠道取得。这些软件中大多数用的是刚度法而不是挠度法。刚度法用的静力分析矩阵方程可写成:{F}=[K]{X}(1)式中:{F}=力矢量列阵.[K]=刚度方阵.{X}=位移矢量列阵若设{X}=1,刚度矩阵就表示引起单位位移的力。  相似文献   
16.
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该文献中重要部分进行了点评,指出:空间系统的结构设计要"严格"按照环境设计来进行考核,而环境试验的目的除了筛选工艺质量之外,更重要的是验证设计载荷是否合理.文章还分别对声、振动和冲击试验中的关键步骤和内容进行了解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统计能量法在整星/有效载荷声载响应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国外的2个实例,说明具体建模与运算的方法(包括声载处理,能量流的获取,计算结果的表示以及所应用的软件),从而在声载响应分析预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给航天器设计人员带来了正面的效应。最后,提供了统计能量法发展与应用前景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直角与斜角网格加劲圆筒最优设计已有好几位作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提供在给定载荷大小和圆筒长度、半径下六种加劲形状的最小重量设计研究结果,其中有一种是胶接薄壁圆筒结构。胶接圆筒结构中,薄板迭折成单向加劲件。用两个这样带单向加劲件的薄板,使加劲件成直角地胶接在另一薄板的两面上。如果胶接很牢,就可把它作为正交加劲件处理。通过结构综合求得圆筒的最优等效厚度。通常对几个起点采用内补偿函数的方法求得结果。所考虑的破坏形式有:总体屈曲、环向加劲件之间的屈曲、蒙皮的局部屈  相似文献   
19.
引言对某一特定结构,人们可以用简单的振动试验确定其固有频率。我们知道,在数学上固有频率是结构边界条件的函数;同样,临界屈曲载荷亦是结构支承边界条件的函数。有些结构需要现场制作或者在使用之前对它们的支承边界条件一无所知。这些情况常常希望用无损试验预示使用条件下的屈曲载荷。对于笨重的结构,作静力或屈曲破坏试验有困难,而作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Atlas V运载火箭的研发——动力学试验概况》一文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对Atlas V研制过程中所涉及的降低发射风险的系统工程方法,减少起飞振动方面的技术工作、声载荷及声环境的试验验证方法,模态和刚度试验技术及动力学试验计划纲要等动力学环境试验内容与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混响室激励方法开展全尺寸运载火箭模态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