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航空   549篇
航天技术   172篇
综合类   159篇
航天   3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文章设计并实现了高速数控机床主轴伸长量的实时补偿;分析了补偿的原理,提出了补偿的具体措施和实现方法,给出了补偿的PLC控制程序,并用一系列的试验数据证明了补偿的有效性。这种方法在实际机床应用中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如果能通过一个数据平台,把制造相关的各种信息统一起来,数据能够无缝地进行交换,数控设备的利用率能够提高到70%~80%.  相似文献   
993.
2006年法国ESI集团与ATE公司的携手,曾引起了CAE界的轰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ESI集团已成为样机和虚拟制造方案的先驱和世界领先企业.最近,ESI集团推出了新的公司标识和口号,这标志着ESI集团进入了公司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新阶段.近日,本刊总编辑刘柱专访了ESI中国公司总裁张苏先生,就公司的发展做了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994.
导弹武器系统上的光学探测算法要求具备高可靠性,卷积神经网络属于"黑盒"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熵约束的可解释卷积神经网络,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导弹武器系统上的应用创造条件.该方法通过传统方法(连通域检测、边缘检测等)找到图片中存在可解释特征,通过模型对可解释特征进行评分,聚类,并通过这些特征对原模型训练提供约束,在最终预测的同时,通过评分对模型给出解释.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在尽量保证模型分类性能的前提下,极大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一种将遗传算法和O’Rourke算法相融合的最小包围盒求解算法,以O’Rourke算法中的体积函数作为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子指导解的搜索方向,通过新种群的迭代生成过程缩小搜索区域与体积误差,种群迭代结束后对最优个体解码获得最小包围盒.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满足最小包围盒体积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能够有效处理各种复杂散乱点云数据的最小包围盒快速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996.
多源多出复杂压缩空气管网建模及能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源多出的复杂压缩空气管网, 通过分析管网的拓扑结构、压缩空气的压力损失规律以及压力与流量的联动特点,建立了管网矩阵模型,并基于所建数学模型,确定了管网中压缩空气压力和流量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管网中用气点的流量或压力波动,快速预测出管网中可能出现的压力或流量波动,为准确地用气预测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同时为管网的能效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可重复使用增压输送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了国外可重复运载器的增压输送系统设计、结构材料、热防护、密封技术、焊接检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国外增压输送系统的先进性和可借鉴性,结合我国现有实际情况,对后续可重复使用的增压输送系统技术进行了展望和关键项目规划,包括可重复使用的阀门、密封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8.
准确获取接收通道间信号的相位差信息是干涉仪高精度测向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频域求解的基础上,对干涉仪相位差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信号综合载噪比、测量持续时间、频域噪声与干扰分布等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仿真进行了有效性验证,这对于干涉仪测向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9.
1000.
概述企业资源计划(ERP)实施过程中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探讨企业在进行数据标准化时需考虑的几项基础型和事务型数据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