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5篇
航空   50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10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多拦截器(MKV,Multiple Kill Vehicle Interceptor)通过采用一个运载母仓携带多个小型动能拦截器对目标实施动能拦截,有望克服传统动能拦截武器多目标识别及拦截的难题.以MKV对远程弹道导弹多弹头中段拦截为背景,设计了MKV的总体方案,分析了MKV基本作战流程;并分别针对MKV制导策略、释放策略、MKV机动能力对拦截的影响以及MKV目标分配策略等几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仿真分析表明,采用所设计的MKV方案能够实现对远程弹道导弹多弹头的拦截.  相似文献   
72.
The present work is a visualization study of a typical kerosene (RP-3) flowing throug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quartz-glass tubes under both suband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by a high speed camera. The experiments are accomplished at temperatures of 300-730 K under pressures from 0.107-5 MPa. Six distinctive two-phase flow patterns are observed in upward flow and the critical point of RP-3 is identified as critical pressure pc=2.33 MPa and critical temperature Tc=645.04 K and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fluid pressure exceeds 2.33 MPa the flow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ingle phase flow. The critical opalescence phenomenon of RP-3 is observed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between 643.16 K and 648.61 K and the pressure is between 2.308 MPa and 2.366 MPa. The region filled by the critical opalescence in the upward flow is clearly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downward flow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oyancy force and fluid inertia. Morecover, obvious layered flow phenomenon is observed in horizontal flow under supercritical pressure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gravity and density.  相似文献   
73.
离子发动机羽流二维轴对称数值模型与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离子发动机羽流特别是交换电荷离子(CEX,Charge-Exchange)的分布和流动特性,建立了离子发动机羽流的物理模型,采用粒子网格(PCI,Particle in Cell)方法对2种型号的离子发动机羽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与其地面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CEX离子密度大小及分布、电势的大小及最大电势梯度的位置、CEX离子流动角方面,模拟结果同实验结果符合得相当好.在电势结构方面,由于舱壁电势的影响,模拟结果同实验结果相比有一些差别.羽流模型和计算结果为相关羽流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机械冲击载荷下固体推进剂热点微观模型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推进剂内部初始裂纹在机械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扩展以及与反应气体产物相互作用。利用Ⅰ、Ⅱ型裂纹扩展、推进剂分解化学动力学模型,建立微观热点模型,研究了裂纹面摩擦、推进剂分解以及裂纹内部气相反应等微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推进剂产生高温热点或导致冲击点燃的外部条件。认为裂纹间摩擦和气相产物在高速冲击下压缩可导致推进荆热点产生。  相似文献   
75.
China's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consists of five systems,namely the satellite system,the launch vehicle system,the launch center system,TT&C and the ground application system.The satellite system consists of FengYun(FY)polar orbiting series and FY geostationary series,which are launched by LM launch  相似文献   
76.
序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7.
高压强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成本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建立了翼柱形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在高工作压强下的性能、成本计算模型。采用混合编码遗传算法进行了性能/成本优化设计。所得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按费用优化设计技术可行,可为高压强固体火箭发动机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通过分析航天测试发射活动的独特性质和组织指挥模式,提出了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的一般体系结构,研究了进行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并以载人航天工程C4I系统为例介绍了一个具体的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框架,最后对未来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9.
利用喷气装置卸载航天器积累角动量的最小工质损耗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利用喷气装置卸载航天器积累的外扰角动量过程中 ,实现最小工质损耗的问题。提出了在航天器绕自己质心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对这一角动量进行卸载的新思路。文中采用极大值原理求得了最优工质损耗并举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80.
大气层外质量矩控制自旋拦截器的姿态机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宇  姚郁 《航天控制》2005,23(5):4-8
针对大气层外质量矩控制自旋拦截器的特点,建立了具有一个可任意活动质量块的拦截器六自由度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基于带有一个沿径向运动质量块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姿态控制机理及结构参数对姿态控制效果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为拦截器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