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56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7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越来越受到关注。周恒和张涵信在《中国科学》上的《空气动力学的新问题》一文中分析了在此情况下现有的空气动力学的不足,其中之一就是需要考虑流场中可能出现的局部稀薄气体效应,并且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边界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陈杰和赵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强剪切下的气体稀薄效应,给出了判别气体稀薄效应的无量纲参数Zh,并提出对传统连续介质模型中的黏性系数基于Zh参数进行修正。本文将通过类似的研究方法,采用DSMC (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研究纯导热问题中的气体稀薄效应,通过对粒子速度分布函数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刻画气体稀薄效应的参数ZhT,获得了依赖参数ZhT的导热系数修正规律,并进一步将该修正规律纳入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验证了该算法对圆柱绕流问题表面热流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2.
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当飞行高度和速度足够高时,其流场计算可能要考虑稀薄气体效应,传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预测的阻力和升阻比将不够准确。而现有的模拟稀薄气体流动的计算方法由于其计算量巨大,难以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因此需要发展能用于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流场的可行、可靠的计算方法。陈杰和赵磊在文献[1]中针对边界层中既有强剪切而气体分子自由程又相对较大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刻画此类局部稀薄效应的无量纲参数Zh,并提出了在传统CFD中通过采用依赖于Zh参数的等效黏性系数考虑局部稀薄效应对阻力计算影响的研究思路。因此,本文尝试将此等效黏性系数纳入CFD模型中,以在70km高空,以马赫数15飞行的小迎角钝平板为例,来检验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可行。结果表明:和传统的CFD方法所得结果相比,新模型计算的阻力减小,升阻比增加,其改进的方向与现有飞行试验结果定性相符,且所增加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可方便地应用于现有的计算空气动力学中。  相似文献   
183.
谢理科  梁华  李军  苏志  魏彪  陈杰  田苗 《推进技术》2019,40(10):2216-2225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PFC)能有效抑制翼型附面层分离,增加升力,推迟失速,应用前景广阔。流场的延迟效应是指采用PFC进行流动控制时,激励关闭后,流动控制效果仍存在的现象。本文对新型微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μs-DBD)的体积力和冲击波特性进行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风洞实验,进行流场的延迟效应研究,测试μs-DBD的延迟时间和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μs-DBD能同时产生体积力和冲击波作用,同时也能在流场中产生明显的延迟效应,延迟时间不小于1200s,远大于毫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AC-DBD)产生的延迟时间(150s);激励电压和来流速度越大,翼型迎角越小,延迟效应越强;等离子体激励能使流场失稳分岔,并转变为更优的分岔解;延迟效应研究在节约能耗、延长激励器寿命、PFC控制律设计和风洞实验方法优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4.
针对二进制偏移载波(BOC)调制信号自相关多峰特性引起的信号捕获模糊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子相关相乘边峰消除技术(CMSCT)。根据BOC子相关函数的特性,通过将不同子相关函数相乘获得边峰消除能力,并且为了充分利用接收信号,进一步提高捕获性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算法。分析对比了提出算法的实现复杂度和基于恒虚警率准则的峰值发现概率,对Galileo E1C中频采样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提出的边峰消除方法有效解决了捕获模糊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5.
为解决现有图像修复算法因缺乏足够的上下文信息导致修复大面积破损时效果差且修复结果不可控的缺陷,提出了双重模态文本引导的图像修复算法。引入文本标签作为修复的控制引导,确保修复结果的整体与区域一致,并增加修复的可控多样性。设计双重模态掩码注意力机制提取破损区域的语义信息;通过深度文本图像融合模块加深生成器中的文本图像融合过程,并应用图像文本匹配损失最大化生成图像与文本之间的语义相似度;采用投射鉴别器训练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增强修复图像的真实性。在2个带有文本标签的数据集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修复图像与引导文本描述一致,可根据不同的文字描述生成多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6.
大部分安全关键系统都需要进行安全认证,以确保其不会对人、财产或环境造成重大伤害。提供符合性认证所必须的证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前学术界提出一种模型驱动的安全关键系统标准符合性验证方法,该方法便于证据链的收集和标准符合性验证。分析了当前模型驱动的安全关键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其标准符合性验证方法的概念、模型和框架,并将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安全关键系统的标准符合性验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7.
面对新型威胁,围绕要地防空武器系统能力建设问题,建立了威胁目标、探测传感器、拦截导弹及其相互关系的物理数学简化模型。分析推导了传感器的可观测性、可探测性条件,以及武器系统对威胁目标的可防御性条件。给出了一种分析防空武器系统能力需求的简化方法。以中近程防空武器系统为例,分析给出了武器系统的能力需求。这种解析化、程式化的模型简化和分析方法,不受繁琐的细节性工作所限制以及系统构建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可应用于防空武器系统能力规划的前期分析中。分析结果可为后续详细的武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仿真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8.
为了开发适用于苛刻工况的长寿命、高可靠的自润滑涂层,选择NiCoCrAlYTa作为黏结相,Ag作为润滑相,Mo作为增强相,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velocity oxy-fuel spraying,HVOF)技术在Inconel718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复合涂层。考察该复合涂层在室温及800℃循环交变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研究磨损表面的形貌特征、化学成分、相组成,揭示摩擦过程中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表面的物理化学本质,探究其在高低温交变环境下的多循环“自适应”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致密均匀,力学性能良好,主要有γ-Ni,β-NiAl,γ′-Ni3Al,Ag和Mo等物相;复合涂层表面生成的β-Ag2MoO4类层状润滑剂,可大大改善涂层在高温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在多循环交变条件下,复合涂层后续循环摩擦因数较首次循环而言有所增大,但在室温条件下的磨损率却有所减小;这是涂层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β-Ag2MoO4类层状尖晶石润滑相与Al2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