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216篇
航天技术   56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01.
502.
中国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是用于开展微重力燃烧实验研究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平台,可以实现燃烧流场测量。为了验证燃烧科学实验系统粒子图像测速(PIV)单元对燃烧流场测量的功能与可行性,本文基于与在轨状态一致的连续激光器和相机的空间布局,搭建了地面层流圆孔射流试验平台,选取Al2O3,TiO2,ZrO2三种示踪粒子进行冷态试验与热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制Nd∶YVO4泵浦连续激光器偏光角度合适,能照亮被测流场主流区域,燃烧科学实验系统PIV单元可用于低速燃烧流场测量;相同工况下,Al2O3粒子在冷态试验测量的速度值更接近于理论值,速度幅值比更接近1,更适用于低速流体测量。   相似文献   
503.
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卫星是中国探测引力波暴(GWBs)、快速射电暴(FRBs)和伽马射线暴(GRBs)等暴发现象高能电磁对应体的空间天文卫星。得益于使用硅光电倍增器代替传统器件的创新设计,GECAM在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0.1μs)、绝对时间精度(~3μs)和很广视场的同时大幅减轻了重量。利用GECAM卫星的Crab观测数据,基于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脉冲星脉冲轮廓显著性分析的定轨算法(SEPO)开展了单脉冲星的定轨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对GECAM卫星B卫星的轨道进行定轨,利用40天的在轨观测数据可得定轨精度(99.7%置信度)如下:轨道半长轴精度为5.85 m,偏心率精度为0.000 121,轨道倾角精度为0.013 1°,升交点赤经精度为0.165°,近地点幅角精度为0.216°,平近地点角精度为0.217°。试验证明了用作伽马暴监视的微小卫星也可进行脉冲星定轨,为中国未来脉冲星空间定轨和导航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4.
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共设计10种在轨探测模式,不同探测模式下数据率不同,多种探测模式下数据量远超出最大下行数据率的限制。为降低数据率,利用仪器内部FPGA有限的资源对压缩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分析仪器数据特点,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压缩算法采用合并处理、对数压缩和无损压缩三种压缩算法组合。对于每种探测模式,FPGA程序可根据压缩标志选择相应压缩算法,实现三种压缩算法串行使用,或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算法。并且压缩标志可通过注入指令改写,实现在轨时根据需求灵活配置。合并处理压缩比为2或4,对数压缩的压缩比为2,无损压缩效率与样本数据间的相关性有关。在此基础上,利用等离子体定标测试系统完成了地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探测模式下科学数据经过压缩后数据率满足任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05.
结合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实践,分析型号研制过程中开展“三化”设计的原则,提出具体措施,并总结“三化”工作的保障条件,为发动机“三化”工作提供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506.
507.
基于GNSS服务能力及低轨卫星导航服务需求,对国内外低轨卫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其技术发展路径及效果,研究了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使能技术,结合服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增强、备份、独立"三步走的建议,并给出了地面段、空间段和用户段的相应配置.增强模式采用"信息+信号增强"的模式,多种手段综合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对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可采用统筹建设的方法,形成增强和备份能力.可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8.
面向采用多频时分多址接入(MF-TDMA)体制的宽带卫星返向链路,提出了一种符合第2代数字视频广播-交互式卫星系统(DVB-RCS2)标准的差异化服务质量(QoS)资源分配策略,能够从用户优先级与业务类型区分QoS级别,为系统中的用户提供6类不同的QoS保障.基于资源分配策略设计了一种面向差异化QoS保障的返向链路资源分配算法,保障重点用户接入,并在系统资源不足时通过服务降级显著提升用户服务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在用户与业务维度均能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质量,可用于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509.
脉冲星计时特性分析是开展脉冲星导航和脉冲星时研究的基础,为其提供了精确的脉冲星计时模型参数和辐射特征。本文在系统总结脉冲星计时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当前导航中应用最广泛的5颗脉冲星,并利用国内外在轨X射线观测卫星的最新观测数据对其分析,包括:“慧眼”硬X射线调制解调望远镜(HXMT)针对Crab脉冲星和PSR B1509-58的观测,中子星内部结构探测器(NICER)针对PSRs J1821-2452A、J1939+2134和J0030+0451的观测。通过对“慧眼”HXMT和NICER在2017-2021年高精度计时观测数据的分析,获得了较长时间段内脉冲星最新状态的自转特性和物理信息,一方面给定了脉冲星最新的、覆盖时间长、自转参数精度较高的X射线星历,证明在X射线波段也可独立给出较高精度的星历;另一方面建立了它们清晰显著的积分脉冲轮廓,其中在选定的能量段范围内3颗毫秒脉冲星的轮廓是当前最精确的,可为脉冲星导航研究提供最新的标准模板。本文仅对脉冲星的X射线数据进行了分析,未来利用国内外多个望远镜,开展多波段联合计时分析,将是脉冲星计时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10.
飞机结冰威胁飞行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记录结冰动态过程及测量表面温度变化对比研究了布置在NACA0012翼型上的等离子体激励、电阻丝电热及石墨烯电热在结冰风洞中的防冰性能。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等离子体激励和石墨烯电热均能有效地实现防冰,而电阻丝电热在无热源区域无法完全预防结冰。红外测量结果表明:石墨烯电热膜加热后表面最高温度低于其他2种方法。然而,由于其均匀的加热特性,整个加热表面的最低温度保持在0℃以上,足以防止结冰。对于等离子体激励和电阻丝电热,二者表面的温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通过散热性能对比,等离子体激励要高于电阻丝电热。等离子体激励通过在近壁面气体放电直接加热激励器周围的来流冷空气与过冷水滴,而电阻丝加热对绝缘介质的热传导性能差,无法有效增加周围热量致使容易在无热源区域结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