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55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提出基于响应传递比的转子叶片动应变重构方法,从系统应变频响特性出发,在频域获得应变-应变响应传递比关于模态振型的解析表达式,建立叶片已知测点应变与不可测位置应变的映射关系;开展高速旋转叶片动应变测量实验,建立叶片有限元模型,并采用转子叶片前4阶固有频率的实验结果修正有限元模型;开展考虑转速影响的转子叶片模态分析,提取对应的应变模态振型,计算得到单模态振动下应变-应变响应传递比;综合应变响应传递比和实测动应变重构叶片不可测位置的动应变。实验结果表明:与应变片实测结果相比,基于响应传递比的转子叶片动应变重构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82.
张宏伟  达新宇  胡航  倪磊  潘钰 《航空学报》2021,42(6):324548-324548
针对无人机(UAV)通信网络中频谱资源紧缺的问题,构建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多无人机通信网络,通过多机协作频谱感知有效探索授权频谱。提出一种基于Bisection算法的迭代算法,通过联合优化感知时间和判决门限对构建的复杂非凸问题求解,显著提高了无人机次级认知网络的能量效率(EE)。分析了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效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最优感知时间使能效获得最大值,且判决门限的选择会影响该能效最优值;提出的高能效迭代算法具有较好收敛性,有效提高了认知无人机网络的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83.
文章从理论上计算了月球大气分子的逃逸率,解释了月球大气稀薄的原因。根据月岩和月壤放出的气体量与逃逸的气体量达到动态平衡的假定,说明了月球上大气密度昼夜的差异。  相似文献   
84.
这是发生在波黑战场上的一个真实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期,波黑这块土地上硝烟四起,血流不断,难民无数.  相似文献   
85.
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速巡航的对转涵道风扇的双电机驱动架构,采用对转风扇-风扇-电机-电机(FFMM)的布局设计。在该驱动架构中,前后级驱动电机根据气动需求具有不同的功率和尺寸。FFMM布局的双电机驱动架构整体安装在涵道中心体内,有利于提高对转涵道风扇的气动性能,然而同一腔体内的双电机间存在热耦合和绕组间空腔的积温现象,难以判断风扇运行过程的电机温升情况和基于对转风扇气流的冷却效果。分析了所提FFMM布局的双电机驱动架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电机损耗分布特性;探究了电机间热耦合对前后电机温升的影响,并对电机间积温空腔热网络模型进行优化;为平衡中心体内前后电机的温度分布,减少中心体结构轴向长度,采用环状导热片结构调节双电机间的热耦合程度,有效提高电机间积温空腔的散热性能并优化前后电机的温升分布。基于高速对转涵道风扇搭建实验平台并完成电磁与温升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表明直接风冷条件下FFMM布局高速对转涵道风扇有着较强的散热能力,并且环状导热片对FFMM布局的中心体内部温度的分布有着更好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86.
借助一个封闭的球形理论模型,对稳态非均匀分子流环境下的凹半球形轨道分子屏进行研究,计算了试验区分子数密度分布情况,讨论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利用凹半球形轨道分子屏可获得10^8分子数/m^3(等效于10^-12Pa)的极高真空,分子屏出气对试验区分子数密度的贡献是主要的,分子屏粘附系数增大不能有效改善空载情况分子屏试验区的真空度。  相似文献   
87.
论述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在其搭载的晶体加工炉中,首次完成的钇、钡、铜氧化物超导体样品的空间热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88.
用电磁力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制备二元偏晶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地面利用电磁场与金属熔体的相互作用来模拟失重效应的方法。探讨了实现准失重环境的可能性,建立了准失重模拟装置。并成功地制备了均匀的Pb-Zn二元偏晶合金样品。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进行微重效应模拟可消除重力造成的斯托克斯(Stokes)沉积,制备的Pb-Zn二元偏晶合金中的弥散体(Pb)分布均匀,铅粒子的形状主要为微米量级的小球。与我们在我国返回式实验卫星上搭载的Pb-Zn合金样品相比较,其弥散体的分布状况无大的差异,只是前者弥散体尺寸略大于空间样品。然而,用该方法在准失重条件下制备的样品,无论在弥散体大小和均匀程度方面都与地面普通条件下(受重力影响)的样品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89.
范非达 《航空动力学报》1990,5(2):168-168,190
本文以文献[1、2]的模型和方法为基础,对篦齿封严装置的流动诱导力作了一些研究导出有些不同的线化公式,算例结果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0.
空间液体测量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回顾了空间液体测量技术发展概况;对各种具体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原理性介绍,并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了评述;对中国开展此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