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23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21.
W  Gruener  JP  Toernig  PJ  Fielding  罗先志 《空载雷达》2007,(3):7-11,68
根据与代表法国、德国和英国国防部的法国当局所签订的合同,GTDAR(GEC Thomson Dasa机载雷达EEIG)着手进行的欧洲AMSAR(机载多重角色固态有源阵列雷达)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是验证机栽雷达系统AESA(有源电扫阵列)的能力。 AESA给人深刻印象的技术优点有:使用收发模块(TRM)灵活设计的天线、天线的小安装厚度和TRM的低RF损失。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实现机载雷达系统的新设计原理。因此,有可能设计出多面阵列,并使它们最适于飞机上的工作要求和安装限制。而且,应用AESA技术,能灵活组合收发模块,形成接收时具有自适应波束方向图的子阵列。本文简述多面阵列的多种构成可能性和有源电扫雷达系统所具有的能力。 本文最后将给出AMSAR项目计划要验证的多面阵列能力。  相似文献   
122.
TNO-FEL正在开发一种称作“MiniSAR”的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扩展的SAR/MTI系统。该小型合成孔径系统的体积和构造都很独特。最初,要将验证系统安装在一个两座滑翔机平台上。该雷达将尽可能使用商用货架产品(COTS)。本文阐述了TNO-FEL及其合作者在2002年制造的小型合成孔径雷达样机的概念和设计。 前端是一个有源相控阵天线。该天线由三堤含有波束形成网络、T/R模块和天线单元的平板组成。平板是一块将所有功能都集成在一块板上的多层微波板。每块平板集成有8个T/R模块。T/R模块的基础是TNO-FEL(TNO物理与电子实验室)开发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天线结构大小可变,可扩展至在MiniSAR系统中安装更大的天线或多个天线。 该系统将安装在滑翔机平台机翼下的一个COTS吊舱中。TNO-FEL开发的这一平台既用于遥感,也用作无人机工作时的TNO—FEL教练台。该平台将在运行调试中为检验新概念和各项技术提供极好的机会。 雷达工作在X波段,中心频率约为9.75GHz。样机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达到500MHz的带宽。系统将在高分辨率模式下覆盖至少1千米的地带,而在条带图像模式下覆盖大约4千米的地带。此外,MiniSAR将有一个三通道动目标显示模式。为了机上质量控制和运行支持,将为系统开发一种快视合成孔径雷达处理器。近期,有望扩展MiniSAR系统,使其包含交叉轨迹干涉仪和极化测定仪的更多能力。这个MiniSAR系统是TNO-FEL及其合作伙伴联合设计的。  相似文献   
123.
现代雷达系统对动态范围的要求远远超过使用现有ADC技术可能获得的动态范围。克服动态范围限制的传统方法如STC、AGC和中频限幅等都存在严重不足。本文提出采用无传统缓解技术缺点的组合ADC概念解决动态范围限制问题。为了验证此概念,根据此概念制作了一个试验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研制出的系统验证了其动态范围比货价商品ADC的高30dB,具有100dB的总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124.
一、引言生命科学研究计划旨在研究人体在空间环境中变化的机理。经过早期的“水星”、“双子星座”和“阿波罗”飞船飞行试验,以及后来的空间实验室1号、2号、3号和4号的飞行之后,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研究范围涉及到生物化学、血液学、细胞学、神经生理学和肌与骨功能、心血管功能及新陈代谢功能等方面。虽然研究条件不够理想,飞行机会少,飞行试验来源少,试验对象少及飞行中机械故障难修复等,但在过去10年(1983~1993)利用航天飞机和“空间实验室”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伟大成果。本文将从人体生命科…  相似文献   
125.
航天遥控系统准最佳地址同步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ESA、CCSDS标准所推荐的42个16位字长的航天遥控系统地址同步码,其误同步概率太大,有值得改进的必要,介绍了作者研究得出的一组64个16位字长的准最佳地址同步码,并且用表格详细地就两者的汉距离和误同步概率作了对比,表明其研究成果远优于上述两种国际标准中的地址同步码,此外,考虑到发展的需要,还研究出一组24位准最佳地址同步码(共64个),供有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6.
本文根据来流马赫数M∞选取坐标变换函数,将M∞→1时的低超声速圆球绕流前体流场变换到矩形的计算区域,忽略粘性影响,采用时间相关法,用TVD有限差分格式求Euler方程的定常解,得到了M∞=1.05、1.01和1.005的流场分布。结果与弹道靶的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7.
采用类似于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Ba2Ti9O20/PTFE高频基片复合材料,通过DSC研究PTFE的结晶行为,SEM及三点弯曲法分析了组织结构特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a2Ti9O20的加入提高了PTFE的结晶温度,其粒子均匀分散在PTFE树脂基体中,随其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单调升高,当其含量达到30%,(体积分数)时两项性能均达到峰值,分别为16.4MPa,4.6GPa。  相似文献   
128.
本文是涡轮泵式供油系统流体瞬变过程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将泵进、出口流体瞬变过程的高速摄影照片与参数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着重对系统中流体瞬变引起液柱分离和气-液两相流的机理和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流体瞬变对涡轮泵式供油系统造成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9.
一种单晶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单晶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TMF)问题,围绕单晶涡轮叶片TMF试验,结合单晶变形、损伤理论及数值模拟,建立了一套单晶涡轮叶片TMF寿命评估方法.利用空心气冷涡轮叶片TMF试验系统,对单晶涡轮片考核截面在服役条件下所产生的交变应力场和交变温度场进行模拟,确定了裂纹萌生部位及其TMF寿命.考虑单晶涡轮叶片变形和损伤行为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基于滑移系的Walker黏塑性本构模型和基于临界平面的循环损伤累积(CDA)模型.利用上述本构和寿命模型,完成了单晶涡轮叶片TMF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片理论危险点与试验结果一致,且计算寿命基本落在试验寿命的3倍分散带内.   相似文献   
13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镍基单晶高温疲劳寿命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滑移平面作为临界平面,并以滑移平面上的细观参量作为损伤参量研究材料损伤行为能很好地体现镍基单晶破坏的物理机制.滑移平面上细观参量通过本构模型相互联系,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导致寿命建模时难以得到合理稳定的材料常数.为此,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初始细观参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影响,确定了临界平面主导损伤因子,并基于主导损伤因子建立了寿命模型.对比直接采用初始细观参量建立的寿命模型,该模型形式更为简单,材料常数稳定、合理,反映了细观参量对镍基单晶损伤影响的量化特征.采用760℃与980℃下DD6高温疲劳试验结果对寿命模型进行验证,试验寿命基本落在预测寿命的3倍分散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