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86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一、清洁度的概念 产品液压系统主要污染物为固态不可溶解的杂质——金属微粒、橡胶末、灰尘等。为了清除液压系统的杂质,用工作液对系统进行清洗,系统的清洁度是用清洗试验车<台)清洗检查油滤中清洗出来的污染颗粒,或单位体积油液中悬浮的颗粒数目来表示。颗粒尺寸超过5微米的称颗粒污染,颗粒尺寸小于5微米的称油泥污染。  相似文献   
32.
标准物质——经美国国家标准局(NBS)就其一个或几个化学或物理性能进行测定并获得证书的物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递手段,已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到1980年初,NBS 已发布了70大类标准物质,共计900多种,工业质量控制采用了其中的700多种。销售量最大的类目用在工业质量控制中,销售量发展最快的类目用在医疗和环境领域。在美国,标准物质的用途如下:  相似文献   
33.
34.
针对目前软体夹持器缺乏螺旋缠绕变形的理论研究及传统多指软体夹持器夹持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了针对纤维增强结构的仿生软体夹持器螺旋缠绕变形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封闭式抓取方式。首先,设计了仿生软体夹持器,该夹持器由软体夹持装置、软体夹持套、紧固套及连接装置组成。其次,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建立了驱动压强与驱动器螺旋缠绕变形后端面扭转角度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对夹持器封闭式抓取的末端闭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开展了单元驱动器螺旋缠绕变形的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进行了仿生软体夹持器封闭式抓取实验。结果表明:封闭式仿生软体夹持器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及良好的目标适应性。   相似文献   
35.
程德金  贺泾阳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05-209,288
本文在大量飞行试验实际测量数据和相当数量外场使用数据上,进行较为全面统计分析,运用可靠性理论分析美军用标准发动机通用规范 ( MIL- E- 50 0 7D)和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 MIL - STD- 1783)有关设计任务论述,对用 2倍设计任务进行发动机低循环疲劳寿命计算和试验要求,作了理论性探讨,并为某发动机飞行试验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36.
为进一步拓宽引射器的应用领域,研制了一种出入口压差小,且不从级间引走部分介质的新型多级引射技术。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通过大量实验分析探讨了串联级数的确定、设计点的选择、总增压比的分配、各级喷射器类型的选定、以及如何计算各主要尺寸等关键技术问题,是这一新型技术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它在某些特种军事装备和油田轻烃回收等重要领域的成功应用,表明了独特的优良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正>载人月球探测是具有高度挑战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技工程,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将助力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具有突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使命召唤下,实现无人探测向载人登月的重大跨越迫在眉睫。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系列型号肩负着我国载人登月任务的重大历史使命,根据我国载人航天领域任务长远发展规划,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载人火箭将填补我国载人登月的能力空白,牵引带动以重复使用为代表的下一代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同时实现近地空间载人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支撑未来空间站运营的更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8.
刘芳  程莫文  陈立志 《航空学报》2022,43(2):427-435
混沌直接序列扩频(DSSS)由于具有大容量、低截获率和物理层上的优良保密性,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尤其可以为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地址码.虽然混沌序列的随机特点增强了混沌直扩信号的保密性,但是随着系列盲解扩及混沌预测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混沌直扩系统已经不能克服非授权用户对混沌模型的重构和非线性预测,因此抗盲估计...  相似文献   
39.
为了提高肌电机械手手势识别的精度,首先将肌电信号信息转换为图片,实现更直观、更明显的肌电信息展示,然后使用迁移学习微调Res Net50模型,构建基于肌电信号灰度图的肌电机械手手势识别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三种手势进行识别实验。结果显示,ResNet50模型对基于肌电灰度图的手势识别率高达93%,有效减少了过拟合现象并提高了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0.
以Gd2O3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材料,采用并流化学共沉淀法合成Gd2SiO5粉体材料。研究Gd2SiO5前驱体的热响应特征、Gd2SiO5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并对Gd2SiO5粉体的合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前驱体的低Gd/Si摩尔比和反应体系的高pH值会导致Gd2SiO5粉体生成Gd9.33(SiO4)6O2杂质相,相反则会导致生成Gd2O3杂质相。当Gd/Si摩尔比为20∶11、pH值为9~10、合成温度为1000~1300℃时,合成的粉体纯度较高,Gd2SiO5颗粒呈不规则形貌特征,平均粒度为100~200 nm。Gd2SiO5合成过程中,前驱体以一种—[Si—O—Gd]—网络结构存在,在煅烧过程中逐渐转化为Gd2SiO5晶体以及Gd9.33(SiO4)6O2和Gd2O3杂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