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11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5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列举固体推进剂烟雾在不同制导信号情况下产生的来源,介绍固体推进剂燃气对激光、红外、可见光和微波产生的衰减的理论计算和测试手段,讨论了减少燃气对制导信号衰减的可能途径.导弹使用的制导信号的不同,对无烟要求也不同.结合已开展和即将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复合推进剂无烟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含铝复合推进剂中影响铝的凝聚-燃烧的重要因素-AP粒度与铝粒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者对铝的凝聚-燃烧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仅凝聚程度的大小而言,AP粒度的影响是主要的,而铝粉粒度的影响是第二位的;但对燃烧完全性来说,则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3.
含纳米金属粉的推进剂点火实验及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CO2激光点火系统对含有纳米铝粉和纳米镍粉的AP/HTPB推进剂进行激光点火实验,测量了推进剂在不同激光功率和压强下的点火延迟时间,对推进剂的燃速、常压点火温度和爆热也进行了测量。同时,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燃烧残渣中活性铝含量。结果表明,纳米铝粉(n—Al)的点火阀值比普通铝粉(g-A1)的点火阀值小几个数量级,加入纳米铝粉可有效地缩短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而在纳米镍粉为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推进剂燃速明显提高,点火延迟时间也大大减少,Al在推进剂燃烧过程中的燃烧效率得以提高,同时燃烧残渣中活性铝含量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4.
地基光电观测在同步轨道目标监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为评估单站光电设备对同步轨道目标的实际测定轨能力,利用上海天文台佘山站1.56m望远镜,采用CCD漂移扫描光电技术,对3颗北斗同步卫星开展试验观测,基于卫星精密星历评估目标的测定轨外符精度.结果表明:同步轨道目标的天文定位在方位和俯仰方向上的外符精度均好于0.3";在单圈次观测情况下,尽管轨道预报精度较低,约为数千米量级,但是观测弧段内定轨精度可优于百米;在多圈次观测情况下,轨道改进效果显著,定轨精度优于50m,外推至4d的轨道预报精度为百米量级.此外,定量评估了每晚不同观测时间跨度下同步轨道目标的测定轨精度,为单站光电设备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方法成形了连续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蜂窝芯材,并对不同测试方向的静态单轴压缩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着重关注不同测试方向熔融沉积成形蜂窝芯材平面静态压缩破碎行为和能量吸收行为,并与纯聚合物基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_1方向的压缩平台区域的力-位移曲线更加平滑稳定,且载荷值稍高于X_2方向,因此X_1方向更适用于能量吸收应用;此外,连续纤维的增强作用可使蜂窝芯材的平台载荷值得到明显提升。研究结果为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空间增材制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阎云聚  顾家柳  徐明 《航空学报》1993,14(8):365-371
借助于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为研究真实的失调叶片盘耦合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常接近于实际叶片盘的力学模型和简便的理论分析方法;并通过对一个实际失调叶片盘的强迫振动试验,对力学模型、计算公式和程序进行了考核验证。结果表明,试验与计算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27.
本文考查了120°E附近的五个中低纬电离层观测站在极光强扰动下的f0F2行为。共考查了从1966—1970年五年资料中AE>1400日及1969年中AE>1000日的f0F2行为。研究得出了与印度站链有所不同特征——在极光强扰动下120°E中低纬五站之f0F2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而不是增加,并且在中纬较高纬度的满州里站之f0F2减小比北京站要显著。扰日后效在中、低纬区不同,低纬之武昌、广州和海南岛三站均呈现扰动过后次日上午段的f0F2增加,中纬较高纬度的满洲里站仍呈现f0F2减少。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低纬区主要受赤道喷泉效应改变的影响,而中纬及亚极光纬区主要受极光强扰时产生的环球电场的直接作用结果,它反映了纬向电场耦合传递的影响。当然极光扰动时对中性大气层的能量输入亦对观测到的现象有贡献。   相似文献   
28.
本文统计分析了第20太阳周在地球轨道处观测到的有关的日球参数, 系统地给出了各种参数的平均共转变化规律:20太阳活动周的平均卡林顿周变化普遍具有双峰特征.能流极大值出现在高速流与低速流相互作用区内, 两峰能流输出并不均衡.声速的变化与太阳风速相似, 但高速流的马赫数反比低速流的低.等离子体参数对反映共转高速流并不灵敏.   相似文献   
29.
以40 nm和65 nm CMOS工艺SRAM为样品,进行质子辐照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以建立空间质子引起单粒子效应的地面等效评估试验方法。分别进行低能质子直接电离、高能质子核反应和重离子直接电离引起的单粒子翻转试验;根据获得的试验数据,分析讨论给出空间质子引起半导体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地面等效评估试验方法:对低能质子直接电离引起的单粒子效应,基于LET等效采用重离子进行试验;对高能质子非直接电离引起的单粒子效应,采用高能质子进行试验;根据地面质子和重离子辐照试验数据,结合空间辐射环境模型,预计由空间质子辐射引起的器件在轨单粒子翻转率。  相似文献   
30.
对静日变化资料进行滤波和付氏分析,取其合成日变幅,得到的季节平均规律及统计分布更真实地反映了Sq日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资料的计算表明,Sq垂直分量日变幅空间分布的极值位置与水平分量的结果不一致,特别是在冬季.此外,静日变化的周日、半周日谐波的振幅、相位也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而且夏季周日与半周日的初位相总是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