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51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单一传感器信号不能全面表达机械设备的运行特征且容易受到自身品质、性能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与改进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智能诊断方法。采集不同位置的传感器振动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向量,每一个传感器信号作为一个通道,将多通道信号同时送入模型特征输入层;引入改进注意力机制建立各通道和空间动态权重参数,随着模型训练,不断增强故障特征、弱化无用特征;运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卷积、池化等操作将多传感器信号进一步融合并提取故障特征,输出诊断结果。在进行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时,该方法诊断准确率达到100%,高于准确率最佳值为97.42%的单传感器。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可以自适应融合多传感器数据以满足诊断任务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为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已经发展了一种工作温度高达1950°F的新型的圆箔热流计。它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高温时,保持了高的灵敏度,而一般传统的康铜箔·铜热流计,在高温时灵敏度将下降30%以上。此外,由于使用了低导热率的圆箔,较高的热电功率输出,改进了时间常数,使其灵敏度获得了成倍的增长。热流计组件的全焊接结构,使它能适应在任何一种金属材料中工作。这些特点,除了高温灵敏度以外,也可以从其他一些标准热电偶如镍铬箔·康铜中获得。文中列出了标准热电偶材料的一些性能数据,并与新型的圆箔热流计在不同温度时的灵敏度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23.
一种高超声速滑翔再入在线轨迹规划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滑翔再入飞行器响应动态任务的能力并提高其制导系统的鲁棒性,建立了高超声速滑翔再入轨迹规划问题的一种在线求解算法。该算法以一列凸子问题来逼近原问题。通过选择以弧长为自变量并引入对数速度代替速度作为状态,使得动力学方程的非线性大为减弱,同时使动压和热流约束完全成为线性约束。通过使用类似于混合整数规划中割平面的思想处理禁飞区约束,尽可能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通过直接以气动系数和大气密度的乘积作为控制量,构造伪线性控制模型,进一步减弱非线性。非凸约束被适当松弛,以保证子问题的可行性。为了避免过度松弛,利用离线给定的高度和速度上下边界估计对应的参数,以加速收敛。以X-33再入任务为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可以以简单的常值函数为初值并在数次迭代后收敛。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有限元计算中的单元自动划分、曲线处理、节点疏密处理、载荷自动分布、与优化设计的衔接和等应力线绘制等方面的技术问题,阐述了有限元平面八节点单元前后置处理软件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5.
旋涡     
李俊 《西南航空》2009,139(9):102-105
我们在犬儒主义的旋涡中翻腾,无一例外。 这是我对时代的看法。我们神情颠狂.身体扭曲,不管不顾地大步前行。人们得到极大的自我满足,在各种层面,但背后却涌动着更彻底的不满足,还有无奈,因为某些内生的东西无法被满足而现实又无法被改变.从中又孕育出善忘。  相似文献   
26.
史磊  刘波  那振喆  张国臣  李俊 《推进技术》2015,36(2):217-225
设计加工了压气机叶栅端壁试验件,安置在吸附式叶栅中间通道50%叶展处,用来研究无马蹄涡影响的端壁流场。通过油流显示方法得到了其在设计点4种抽吸流量下的近壁面流线分布。在抽吸缝所在相对弦长处,沿节距方向等距测取了8个试验件壁面静压值。应用Fine/Turbo软件包,采用全通道网格在设计点进行了数值计算,对试验件端壁流场进行补充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研究发现,吸附式压气机原始叶栅端壁处的马蹄涡压力面分支未与叶型吸力面交汇,因此消除马蹄涡影响的近端壁油流试验件叶型表面负荷水平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前段弦长范围内,在前40%轴向范围内叶型负荷平均提高了15.5%,并且叶型负荷随着抽吸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抽吸效率随着抽吸流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数值计算中,通过前缘处近壁面熵分布等值线最小值连线证实了油流实验中测得的角度θ客观上反映了前缘扰动区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27.
最小喉道面积比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熙  刘波  李俊 《推进技术》2015,36(1):47-53
为了研究最小喉道面积比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开发了一套基元叶栅最小喉道面积比的计算程序。通过对基元叶栅进行最小喉道面积比计算,得到压气机叶片沿展向的最小喉道面积比分布,同时分析了转子和静子的最小喉道面积比分布规律。最后采用修改基元叶型的前段弯度比与最大厚度来改变基元叶栅的最小喉道面积比分布,分析了不同最小喉道面积比分布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气机的阻塞流量与最小喉道面积比成正相关,并且存在最佳前段弯度比使压气机设计点效率与压比达到最大,最大厚度变小能改善压气机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8.
吸附式压气机叶型及抽吸方案耦合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波  李俊  杨小东  史磊 《推进技术》2014,35(9):1194-1201
为了探索吸附式叶型设计特点,研究了一种将叶型和抽吸方案耦合优化的新型吸附式压气机叶型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人工蜂群算法结合准三维叶栅通道计算程序对吸附式叶型进行耦合优化设计。在进口马赫数为0.7,攻角1.9°的设计工况下,将耦合优化得到的优化设计方案与先优化叶型再优化抽吸方案得到的原始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对耦合优化前后的设计方案均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验证了耦合优化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耦合优化设计之后总压损失降低了27%,负荷提高了2%。适当改变叶型前缘半径,可以推迟附面层转捩位置,减小气流的摩擦损失,使附面层流动更为合理。针对本文的设计工况,更均匀的弯度变化会提高吸附式叶型的设计效果。本文在54%相对弦长处并配合0.75%的抽吸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叶型分离,降低抽吸所需要的能量。  相似文献   
29.
针对目标标记算法的长耗时、大延迟严重影响目标跟踪的效果和实时性问题,提出了快速的基于行程累加的目标标记硬件加速算法.通过对像素进行行程编码,按照定义的累加规则对相邻行的行程进行累加运算,避免了标号冲突的发生,无需建立等价表,实现了一遍扫描完成连通域标记和连通域特征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资源占用较少,输出延迟小,与软件算法相比具有很高的加速比,有利于后续目标跟踪的高速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30.
戴川  张渝  李俊 《国际航空》2010,(2):60-61
本文通过分析各种无人机对飞行包线的拓展需求,将支撑无人机拓展飞行包线的关键技术归纳为动力、气动、结构、飞行管理和遥测遥传5项基本关键技术,将其形象化为无人机基本支撑技术的五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