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32篇
航天   2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航天器交会对接最终逼近段,应用线性Kalman滤波算法,给出相对位移估计算法;将实际位移对标称位移之差作为控制变量,详细阐述4种相对位移控制方法,即相平面控制法、比例加微分(PD)控制法、常推力加冲量机动法和双冲量机动法,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位移估计精度高,4种控制方法均有效,而双冲量机动法所需的速度增量最小,适合交会对接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2.
航天器轨道交会的一般策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航天器轨道交会机动可应用推力值较大的脉站式推力,也可应用推力值较小的连续型推力或间断型推力。阐述了航天器轨道交会的一般策略与设计方法,包括推力的选择与交会程序设计等。  相似文献   
53.
非线性相对运动方程的分析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追踪航天器相对目标航天器的运动方程的建立,以线性相对运动方程分析解为基础,推导出非线性相对运动方程分析解,这里目标航天器沿一般椭圆轨道(包括圆)运动,追踪航天顺受常值推力作用或在自由状态下运动。  相似文献   
54.
中外交会对接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或联合体有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和中国。文章对上述五方的交会对接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与评述,包括发展过程与现在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涉及交会敏感器、连接机构、交会对接控制等关键技术。在交会对接领域内,美国与苏/俄基本沿不同的技术途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日本与中国也各有特色与技术优势,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欧洲与日本的潜在实力也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55.
苏联的一箭多星始于1964年。最初进行了两次一箭双星的飞行,以科学试验为主要目的。双星轨道的近地点均为400公里,远地点各为7100公里与68000公里。在第二次双星发射后的一个月,即1964年8月,一箭多星飞行便纳入了具有军事目的的宇宙号卫星系列。一、发展过程宇宙号系列中的一箭多星飞行分为两个阶段,即试验阶段与实用阶段。试验阶段自1964年8月至1965年9月,历时13个月,共进行了  相似文献   
56.
朱仁璋 《宇航学报》1994,15(4):24-30
在已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空间系绳在回收容器回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分析,包括从回收容器离开空间站至回收容器从系绳上脱落的系绳伸展运动,(2)从系绳脱落的回收容器的返回运动,(3)释放容器后的系绳的收回运动。对回收容器的动态释放,除了两阶段指数型伸展程序外,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导致系绳后摆的方式。对静态释放与动态释放,不仅对系绳长度,而且对系绳张力作了计算与分析。为了系绳收回过程的稳定,不仅要施加张力  相似文献   
57.
航天器交会两点边界值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仁璋  蒙薇 《宇航学报》2006,27(6):1182-1186
从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两方面讨论近地空间航天器交会中的两点边界值问题。其中,绝对运动涉及多圈Lambert问题,以Lagrange时间方程为研究工具,而相对运动Lambert问题应用C—W线性解。对圆轨道之间的双冲量转移,给定转移角与转移时间,研究最小变轨速度增量所对应的转移圈数与轨道参数的求解方法,提出满足最小变轨速度增量要求的多圈转移的工程图解法,并从工程应用出发,在飞行时间约束下,按最小速度增量要求,阐述航天器交会两点之间飞行轨道(轨迹)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将飞行轨迹划分为初始漂移段、轨道转移段与终端停泊段三部分,应用两点边界值问题的解,选择两次冲量机动时刻,使速度增量之和最小。模拟算例表明,这种方法对航天器交会设计是适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8.
朱仁璋 《航天器工程》2009,18(1):116-117
在中文文献中,同一苏/俄航天服俄文名称有多个中文译名,极易引起混淆与误解。为此,短文提出统一(或约定)苏/俄航天服中文译名的建议,可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59.
对航天器交会对接最终逼近段计算机视觉系统,阐述相对位移与相对姿态确定算法。该算法先求解测距(目标航天器标志点离追踪航天器相机镜头中心的距离),然后应用四元数估算法,由测距确定相对状态参数最佳值。特别是,一种测距求解新算法被提出。此外,还推导出一种利用偏差传递法由影像点偏差直接求出相对状态偏差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包含相对状态确定算法的方法误差,可用以评估相对状态确定算法的有效性。大量模拟算例显示,相对状态确定算法的精度与偏差传递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相对状态确定算法对各种标志点构型普遍适用,且方法误差很小,相对状态确定精度高。不同标志点构型比较表明,非共面构型优于共面构型,可适应更大的影像点坐标偏差与更远的相对距离;基准面内的标志点应尽可能均匀对称分布,间距尽可能加大;非共面构型标志点可取为3个(含1个突出点)、4个或5个(含1~2个突出点);共面构型标志点取为4个适合(其中任意3点不共线);在4点共面构型中,正方形构型相对状态确定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60.
航天器交会中的Lambert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Lagrange转移时间方程研究空间交会中的Lambert问题,包括经典Lambert问题(飞行弧段不足一圈的椭圆型轨道转移)与多圈Lambert问题(飞行圈数超过一圈的轨道转移),阐述转移轨道的几何特性与转移轨道类型,分析转移时间与转移轨道参数及变轨速度增量之间的关系。对航天器交会中常用的圆轨道之间的双冲量转移,给定转移角与转移时间,阐述最小变轨速度增量所对应的转移圈数与轨道参数的求解方法,提出满足最小变轨速度增量要求的轨道转移的图解法。对给定的初始分离角与交会时间,按最小变轨速度增量要求,确定航天器交会的初始漂移时间、双冲量轨道转移时间与终端停泊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