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3篇
航天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多根管型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实验时出现的过高的初始压强峰的问题,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点火药量、药柱数量、限燃面积对初始压强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多根管型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发现点火药量对初始压强峰影响较小,减少点火药量不能有效降低初始压强峰;药柱数量和限燃面积对燃通比和初始压强峰影响较大,装药数量从7根减少为6根时,初始压强峰减小了57%;限燃面积为装药外表面面积的0.22倍时,初始压强峰消失。同时,得到了该类型装药的侵蚀函数,其临界燃通比为50.10。  相似文献   
12.
组合起动/发电(IS/G)系统是多/全电飞机(M/A EA)的关键子系统,而开关磁阻电机(SRM)被认为是实现飞机IS/G系统的首选机型。研究了负载对开关磁阻起动/发电(SR S/G)系统电能质量及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特点,所涉及的负载被划分为三类:传统负载、特殊负载和恒功率负载,给出了突加、突卸负载时SRM的输出电压和相电流曲线。同时,对恒功率负载下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针栓式固体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基于可变等效喉部面积的调控内弹道模型,研究了针栓型面及其调节过程对发动机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针栓式变推力固体发动机响应时间以及推力响应的动态特性与针栓移动速度、针栓型面以及推进剂压力指数密切相关。发动机响应时间由针栓移动时间和针栓移动造成的压力延迟时间组成;随针栓移动速度增大,针栓移动过程与压力延迟过程相对比重发生变化,使得响应时间先快速缩短后趋向于定值,由32ms缩短至11.6ms,而推力过冲逐渐增大,但在针栓打开过程中响应时间更短,推力过冲更大,并且计算表明压力和等效喉部面积的相对变化率决定了推力过冲;随着正压力指数的增大,压力调节范围增大,推力过冲和响应时间均增加,而负压力指数的推进剂明显缩短响应时间,抑制推力过冲;凸型面针栓能够缩短响应时间同时降低推力过冲,可根据等效喉部面积相对变化率获得最佳型面曲率,使得响应时间和推力过冲最小。  相似文献   
14.
喷射成形高温合金沉积坯致密度与气体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雾化沉积坯常含有一定量的疏松.本文对雾化沉积坯的致密度、疏松尺寸、气体含量及其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雾化沉积坯中疏松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沉积坯致密度与气体含量、冷却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沉积坯边缘和最后凝固区域致密度相对较低.氮气雾化喷射成形高温合金沉积坯整体致密度可达99%以上,高于氩气雾化沉积高温合金.沉积坯的致密度可通过热等静压等后续工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智慧  刘爽  宿东 《航天》2014,(10):34-35
太空探索者协会(ASE)第27届年会于9月10-1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共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近百名航天员参加。  相似文献   
16.
张智慧 《航天》2012,(6):30-32
国际空间站作为近地轨道空间唯一在轨运行的大型综合实验平台,部署了许多先进的对地观测和遥感设备。使用手持或自动装置,航天员可以灵活开展对地观测活动,尤其是在监测突发自然灾害时,较无人飞行器而言,更具灵活性。作为一个“全球观测与监测站”,国际空间站在收集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及自然灾害信息,推动探究和解决地球环境问题以及推动全球对地观测活动的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高速旋转对内外燃管型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凝聚相点火瞬态过程的影响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体计算软件,使用用户定义函数(UDF)编程接口建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模型,对旋转条件下发动机凝聚相点火过程进行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地面旋转实验内弹道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①点火药燃气颗粒因旋转做离心运动,大量粒子聚集在燃烧室头部上端,部分粒子附着在发动机壁面,且停留时间较长。②点火药燃气颗粒占比从20%增加到40%,点火压力峰值降低3.93%,发动机转速的升高会造成内弹道平衡压力升高,但点火压力峰会逐渐降低,且峰值出现时间发生延迟,转速达到15 000 r/min时点火压力峰消失。③转速增大,点火颗粒与推进剂传热增大,火焰传播期减小,但燃气填充期和点火延迟增大,点火药燃气颗粒占比为20%时,转速为15 000 r/min较静止条件下点火延迟增加了23.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