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随着现代设计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无论在军机还是民机中都广泛采用整体结构件,如飞机的大梁、隔框、壁板等普遍采用整体化结构设计.整体结构件的广泛应用对飞机制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相似文献   
22.
孙杰  杨军 《飞行力学》2008,26(3):41-43
针对倾转旋翼机过渡段模型参数摄动问题,在状态方程描述的框架下,用线性分式变换形式将模型参数摄动表示为对角块结构,采用μ综合方法设计了倾转旋翼机过渡段飞行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模型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本文针对电磁继电器的换效模式,介绍了其主要测试参数、筛选项目、方法,探讨了军用电磁继电器合理应用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测试、筛选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24.
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氧化铟锡(ITO,Indium Tin Oxide)导电玻璃表面成功地制备出了形貌均一的银纳米结构.所制备银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密度与前驱体AgNO3的浓度、沉晶种电位、生长电位以及柠檬酸钠的加入均有着重要的关系,只有合理地设置这些参数才能制得形貌和密度均较为理想的银纳米粒子.此外以对巯基苯胺(p-ATP,p-aminothiophenol)为探针分子,在633 nm的激光激发下对银纳米结构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效应(SERS,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在SERS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复合材料钻削分层缺陷是影响复合材料构件后续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该问题,设计不同钻深孔的分层缺陷产生与检测实验,揭示分层产生及演变历程。获得了孔出口三维分层形貌,分析了分层缺陷动态变化及影响。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钛合金-石蜡系统静力学模型,从静力学角度研究钛合金薄壁框类零件在瞬态切削力作用下工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情况;设计石蜡填充钛合金框类薄壁件铣削试验,对试验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和已加工表面质量进行分析对比,并研究石蜡辅助加固对钛合金薄壁件加工性能改善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采用石蜡辅助加固能可显著降低钛合金薄壁件加工让刀变形,提高切削加工稳定性,改善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7.
现代产品具有持续变化性、快速反应性及高质量的特点,对产品的设计速度、研发周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传统的产品研发过程中,设计人员需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繁琐的重复计算和绘图中,严重制约了产品设计效率的提升.为满足敏捷制造、集成制造等现代高效制造模式的需求,参数化设计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8.
传统研究和解决航空整体结构件高速、高效、高精度加工的问题主要依赖经验或实验,效率低且实验数据的可重用性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技术的发展.对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9.
针对某高分辨型光学成像载荷,从光学系统指标和结构稳定性要求出发,设计了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中心筒式主支撑结构。在空间遥感器的结构形式和光学系统指标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给出了中心筒式主支撑结构的构型方案和材料。根据临界应力理论,计算并分析了结构的失稳强度。通过尺寸优化,保证了结构的基频和位置精度最优的同时相机得以大幅度减重。分析了中心筒式主支撑结构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光学系统公差,且具有足够的动刚度以对振动载荷抵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0.
王进  孙杰  赵占明  张勃  任晓栋  谢公南 《航空学报》2021,42(7):124775-124775
以姊妹孔气膜冷却结构的偏转角度、倾斜角度和吹风比为因素,并以壁面平均气膜冷却效率为评价指标,应用田口方法设计了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表,并结合数值计算对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特征和冷却效率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吹风比下姊妹孔冷却效率为常规圆柱孔冷却效率的165%~412.5%,正向10°偏转的姊妹孔冷却效率均大于负向10°偏转的姊妹孔冷却效率。参数化结果表明:吹风比为0.5、偏转角度为10°、倾斜角度为35°的结构表现出最佳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