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1篇
航天技术   37篇
航天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嫦娥三号巡视器有效载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三号巡视器配置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四种科学探测有效载荷. 介绍了有效载荷的科学探测任务、系统设计方案和系统组成,描述了各有效载荷的方案设计要点,设计中的主要关注点及主要技术指标等.   相似文献   
22.
嫦娥三号着陆器有效载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三号着陆器配置了地形地貌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降落相机等四种科学探测有效载荷.介绍了有效载荷的科学探测任务、系统设计方案和系统组成,描述了各有效载荷的方案设计和主要技术指标等.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由来及其在地球空间探测、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等科学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24.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计划的科学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是与地球最为相似, 也是最有可能在其上发现地球以外生命现象的一颗行星, 因此特别受到人类的关注. 近年来, 有国家已经发射了火星探测器, 并启动了载人火星探测研究计划.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具备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但是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才刚刚起步. 2007年中俄两国签署了联合探测火星计划, 俄罗斯负责将中国研制的一颗微小卫星------萤火一号发送至火星轨道. 萤火一号将开展自主探测, 并与俄罗斯的火卫一探测器开展联合探测. 本文综述了萤火一号任务提出的科学背景及科学目标, 简要介绍了为实现科学目标配置的有效载荷, 以及入轨后的主要探测任务, 并对其科学探测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5.
吴季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1):170-174
空间天气是自人造卫星发射以来,在传统学科空间物理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一个新领域。空间天气研究往往需要从太阳到地磁全链条上的观测数据,特别需要尽可能多地获得对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原始观测数据,以及更多的国家和机构的参与。因此,空间天气是一个典型的需要大量国际合作的研究领域。我自1997年以来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主要工作是跟踪、分析和判断学科前沿的发展,实施大型观测项目特别是卫星观测项目,组织、协调和推动国际合作。这里对我在该领域经历的国际合作工作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26.
主编的话     
吴季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1):M0001-M0001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空间科学学报》已悄然走过39载。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编委、审稿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报的学术水平、编校质量正在稳步提升。2019年,中国空间科学发展平稳推进。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发射升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项目正式启动,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及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等研制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27.
主编的话     
正《空间科学学报》自1981年创刊以来,在历任主编、编委会成员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在空间科学及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怀与支持下,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成长为国内唯一全面反映空间科学前沿领域及其相关技术与研究进展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推动空间科  相似文献   
28.
主编的话     
2021年度新冠疫情仍然时有发生,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即将圆满完成全年出版相关工作.本年度学报全年来稿数量较去年稳中有升,退稿率稍有下降,共发表研究论文102篇,其中特约稿件17篇.  相似文献   
29.
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可见度噪声之间的相关性不但影响灵敏度的大小,而且影响阵列冗余对灵敏度的优化作用.本文研究对可见度噪声相关性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目标场景亮温分布和接收机等效噪声温度,并利用仿真方法进行验证.通过灵敏度仿真实验,证明经过阵列冗余优化可以实现对灵敏度的优化,并且优化程度受到冗余基线可见度噪声之间相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CME在行星际空间传播时, 会导致强磁场、高密度等离子体云的出现. 回旋同步辐射是此类等离子体的一种主要的射电辐射机制, 且携带行星际磁场的重要信息. 本文重点探讨了光深τν ≤1时回旋同步辐射的发射、吸收及极化特性, 包括热电子、非热电子, 投掷角各向同性、投掷角各向异性等离子体云的回旋同步辐射过程的研究分析. 在此基础上, 推导了考虑折射指数情况下, 辐射强度、辐射亮温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