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2篇
航天技术   37篇
航天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主编的话     
<正>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拟定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第一届空间科学大会。大会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全力构建中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领域高层面学术交流平台。大会针对10个专题开设分会场,具体专题包括:磁层-电  相似文献   
12.
13.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YH-1科学探测任务、约束条件和特点,确定了探测器有效载荷配置为等离子体包、磁强计、掩星接收机和光学成像仪.各有效载荷采取单一工作模式,以简化控制.介绍了各有效载荷的控制和数据处理方式,以及有效载荷分系统的巡航段自检、火星空间环境探测、星星掩星实验、拍照、星地掩星实验等工作模式.对有效载荷的数据量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分析表明:YH 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的配置和设计能满足科学探测任务的需要,且具协调性、可操作性和资源利用充分性.  相似文献   
14.
田丰  胡雄  吴季 《空间科学学报》2016,36(6):815-827
探测系外行星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生命和可供地球生命生存的行星是否普遍存在这一基本科学问题.近20年来已有超过3000颗系外行星被发现,还有几千颗候选系外行星有待确认,其中疑似宜居系外行星的数量近20颗.未来十年疑似宜居系外行星的数目将大为增加.尽管目前对宜居系外行星大气观测的能力和科学结果还很有限,但可以预期未来20年对这一类行星大气的观测将成为行星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根据当前系外行星大气科学发展的状态和主要科学问题,在对中国未来系外行星科学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比较可行的建议,即在近1~2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外行星大气普查和系外行星高层大气观测的可行性论证和预研,并在5~10年内择一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空间科学是以航天器为主要工作平台,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空间科学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探寻从宏观的天体到极端条件下原子与分子的基本规律,揭示客观世界的物质规律,是当今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沿。半个世纪以来,空间科学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领域,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全极化综合孔径辐射计(Full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ric Radiometer,FPIR)是一套高分辨率、轻量化、低功耗的X波段一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分析了FPIR的极化理论,推导出FPIR的极化可视度函数.为了获取全极化信息,FPIR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天线阵列设计方案.对于每种稀疏天线阵列,设计了最优极化切换序列.设计的最优极化序列不仅使灵敏度的损失达到最小,还使得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和交叉极化亮温的灵敏度达到相同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主编的话     
<正>伴随着新年的钟声,《空间科学学报》已悄然走过38载,并以新的精神面貌来到大家面前。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编委、审稿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术水平、编校质量正在稳步提升。值此新年来临之际,谨向各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新年的祝福!2018年6月为了提升学报稿源的质量,发挥中国空间科学各学科领域骨干研究学者的  相似文献   
19.
20.
嫦娥三号巡视器有效载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三号巡视器配置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四种科学探测有效载荷. 介绍了有效载荷的科学探测任务、系统设计方案和系统组成,描述了各有效载荷的方案设计要点,设计中的主要关注点及主要技术指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