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航空   1171篇
航天技术   155篇
综合类   174篇
航天   38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41.
以压气机级间篦齿封严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封严系统简化为典型元件组成的空气网络,建立相应的元件流动特性计算模型。篦齿封严泄漏特性计算模型中没有考虑旋流和风阻温升影响的问题。特别采用一维流基本方程组进行描述旋转盘腔内的旋流,转子壁面摩阻应用经验关系式计算,方程组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旋转盘腔一维工程计算获得其旋流速度和风阻温升分布。根据旋流速度的大小,采用面积修正法对篦齿封严的泄漏特性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并通过考虑流体物性随沿程温度变化来考虑风阻温升的影响。考虑旋流与温升的泄漏流量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最大相差1.4%,而不考虑旋流及风阻温升时最小偏差为9.9%,最大偏差为20.1%。一维工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良好,相对偏差不超过7%。计算中采用实测的篦齿间隙,该间隙通过在旋转篦齿实验中测量转子的转动变形与受热膨胀,以及机匣的热变形而获得。   相似文献   
942.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腔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轴承腔内气液两相流流动模型,采用VOF方法和MRF模型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简化模型内润滑油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计算,获得腔内速度、压力以及润滑油分布情况。分析轴承转速和润滑油进口流量等参数对油液体积分数的影响,以及轴承腔内润滑油的流动轨迹和润滑油进入腔内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轴承高速转动阶段,润滑油在滚动体和保持架的搅动作用,在腔内局部形成漩涡不利于润滑油的流动;轴承腔内两相流场的环间压力具有周期性特点,喷射润滑油很难穿过环间压力进入腔内;腔内油液体积分数随轴承转速的升高而降低,随供油量的增加而增加,呈非线性关系;喷射角度对环间油液体积分数和滚道油液体积数的影响很大,选择合适的喷射角度能够得到更好的润滑效果。该研究结果对高速轴承润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3.
再入(返回)测量的自校准α-β-γ滤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导弹、航天器试验任务的实时数据处理中,α-β-γ滤波已得到应用。由于外测系统的观测数据中,除含有随机误差外,还含有系统误差,而且系统误差经常大于随机误差。随着对实时处理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应用α-β-γ滤波解算弹道参数,必须考虑外测系统误差的修正,否则,在较长测量弧段利用其滤波时,系统误差会造成弹道参数的滤波“发散”。本文基于“EMBET”自校准原理,将其推广到α-β-γ滤波中,完成了具有自校准α-β-γ滤波公式的推导,并给出再入(返回)测量弧段时的常用测量元素下的相应公式。  相似文献   
944.
945.
本文阐述了靶场司令委员会成员靶场广泛采用的几种数字滤波器,介绍了这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以及用于某些数据处理的滤波器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946.
947.
该线是消化、吸收、改进原意大利冰箱检测线,并结合冷冻箱特点而自行研制的检测系统设备。主要功能是对冷冻箱的电气参数及制冷性能进行自动化测试。该线于1990年6月8日通过北京市经委鉴定与意大利线比较,功能相当,部分项目优于意大利检测线,测试精度高,温度采集点精度为±0.5℃,能在线判定整机性能合格与否,分站既有数据采集又有实时处理功能,并具有管理功能。是自行设计国产化的第一条冷冻箱自动检测线。  相似文献   
948.
国外反隐身技术发展综述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刘世良70年代初,美苏两国在投入巨资发展隐身技术的同时,却不得不再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发展其反隐身技术,改造和加强现有的防御系统。1983年3月,为了对付洲际导弹、远程巡航导弹和隐身轰炸机,美国在战略防御计划中明确提...  相似文献   
94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环形剪切梁式载荷传感器(切应力感感器)。结合10tf、20tf环形剪切梁式载荷感感器的研制,重点介绍了这种传惑器的特点、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剪切弹性元件的受力分析、设计与计算,简要的介绍了试验与测试结果、静态的基本性能和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950.
本文在复合黑体法测量比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更高的激光比热测试方法。在样品的前表面加上一个反射率很高的反射壳体,进入复合黑体空腔内的光能除少部分被反射壳体吸收外,绝大部分被样品所吸收。而对于壳体吸收的那部分能量,本文从理论上推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应用此公式以及对激光能量和样品温升的测试,即可以较高的精度确定样品的比热。由于壳体与样品组成一个人造黑体,对激光能量是绝对吸收(当然除了极少部分从进光孔逸漏出去的光能),故可实现绝对测量。通过实测和误差分析,测定Armco纯铁、电解镍比热值的误差均在±3%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