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86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缓解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得到了迅速发展、推广,并成为当今汽车产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以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种类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电机选型应用情况出发,对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发展趋势和对评价有关的测试项目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2.
文摘由二硅化钼和玻璃料等组成制备了一种刚性隔热瓦表面使用的高辐射涂层,研究了高辐射涂层对刚性隔热瓦结构、力学性能、防水特性、辐射特性、辐射加热试验、风洞试验和深空碎片高速撞击试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刚性隔热瓦表面高辐射涂层为致密梯度结构,表面平整,辐射系数大于0.85,防水效果好;高辐射涂层提高了材料的弯曲强度和肖氏硬度;厚度方向的拉伸强度因为涂层和基体的不匹配降低了近50%;石英灯辐射加热试验中,致密的高辐射涂层提高了表面黑度,吸收更多热量使表面温度升高,背面温度上升快。风洞试验中,高辐射涂层将气动加热辐射掉一部分,降低了表面温度从而使材料具有更低的背面温度;含高辐射涂层的刚性隔热瓦能经受典型空间碎片冲击,未产生致命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63.
以三羟甲基硝基甲烷为原料,经酯化、叠氮化两步反应合成出三(叠氮乙酰氧甲基)硝基甲烷,总收率为83.0%。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探讨了叠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Na N3摩尔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10倍,混合溶剂中水占总体积的10%~25%,反应时间1 h。测试得到TMNTA的密度为1.45 g/cm3,热分解温度为235.7℃,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6.23℃,撞击感度H50=44.7 cm(落锤2 kg),爆炸概率4%(摆角66°)。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空间电子设备辐射屏蔽分析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将复杂繁琐的计算过程编写成流程化的程序;利用三维CAD技术的二次开发功能,从Candence软件生成的记录文件中提取出信息,在计算机图形环境中高效自动地生成电路板模型;借助计算机交互技术,实现剂量点坐标的自动提取和保存;利用办公软件个性化设置功能,设计出提取背景信息的接口,实现了最终报告文档的自动生成.开发出的软件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在不同结构和布局的空间电子设备中,在不同方向和位置上累积的空间带电粒子剂量值的计算,为电子设备结构的抗辐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5.
基于双星编队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联合定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明  廖瑛  文援兰  陈忠贵 《宇航学报》2010,31(9):2095-2100
针对单颗卫星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纯测角跟踪定轨系统存在观测几何条件差和定轨误
差较大的缺点,提出利用双星编队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协同观测。该方法引入平方根无迹
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并融合地面站观测双星编队信息、双星编队星间测量数据以及双星
编队对空间目标光学观测信息进行整网定轨,实现在纯测角条件下双星编队对空间非合作目
标的实时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改进观测几何条件和提高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跟踪定
轨精度。  相似文献   
66.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其机理、拓展其应用范围,针对L形截面钝体模型,采用3种AC-DBD(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形式,比较了施加激励后的减阻效果,并对减阻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0.8 m低速直流风洞中进行(风向角0°、来流速度2~8 m/s),激励器布置...  相似文献   
67.
细干扰线对后向台阶分离流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氢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再附整个过程中流动结构的发展变化。内容涉及基本流动和非定常控制。非定常控制通过在台阶上游不同位置布置的细干扰线产生的尾涡来实现。流动显示结果表明细干扰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延缓了剪切层的再附,只有当xw/h=0,yw/h=0.5时可使再附距离缩短。  相似文献   
68.
SiC_P/Al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合铸造法制备的SiC_μ/Al复合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不同时间以改变其界面反应程度,通过确定复合材料中的分含量及其与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界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导出动力学方程,由此求出反应动力学的参数。  相似文献   
69.
随时间变化的应变疲劳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应变载荷和应变强度的随机波动性和可靠性的时间变化性,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应变疲劳干涉模型,算例演示了2种情况下(Manson-Coffin公式和3参数暴函数公式广P-ε-N曲线)动态应变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