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74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4月24日,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名记的日子. 4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乐音响彻寰宇,开创了中国空间事业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2.
173.
2014年5月29日,在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首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暨ITC主题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际太空》作为支持媒体参加了本次盛会。
  此次卫星服务商洽会以“架设天基新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围绕介绍我国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减灾卫星、遥感卫星及航天国际商业服务现状,重点阐述中国卫星全球服务的相关政策、服务内容、合作方式及合作愿景。结合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等多位国际嘉宾表达的合作意愿,会议以主题发言、服务推介、合作商洽等形式,广泛与全球市场需求对接,展示了中国卫星直接服务于国际用户的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灾害预报、导航救援、以及工农业生产、经济文化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能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4.
1“快速对接”飞行模式简介
  “快速对接”飞行模式指的是飞船在6h内绕地球4圈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而之前飞船在对接前要绕地球飞行34圈,用时近2天时间。2012年8月1日23:35(莫斯科当地时间)俄罗斯进步M-16M货运飞船发射升空,飞船在发射6h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货运飞船首次测试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此后又成功进行了2次,3艘“进步”货运飞船“快速对接”飞行试验成功后。俄罗斯开始试验载人飞船的快速对接。2013年3月29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表示,在联盟 TMA-08飞船发射后还将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一次载人发射,这期间将对乘员的生理参数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再确定是否将这种快速对接模式转为常规飞行模式。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裁洛波塔今年4月1日称,采用快速对接模式后,飞船飞前训练准备没有变化,主要是重点测试舱载计算软件。
  2013年3月28日,俄罗斯联盟TMA-08M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行5h44min后,首次实现了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快速对接”。在航天发展史中,“快速对接”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实现载人“快速对接”在俄罗斯尚属首次,所以这种新的飞行模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俄罗斯航天局决定,经过2次测试飞行后“快速对接”模式将成为常态飞行模式。新的飞行模式不但对飞船系统会产生影响,对于航天员更是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5.
176.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周边科技园的不断密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无论是产学研合作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是近年倍受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7.
178.
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刊2020年第1期未能如期出版,将出版时间由2月25日延期至3月25日,因此给广大读者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编辑部将尽快提供电子版,以便查询!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79.
1 日本有得有失 2010年5月21日,日本用H-2A火箭成功发射了其首个金星探测器——拂晓号。它耗资3亿美元,载有从红外到紫外6种不同波长的5台相机,可连续对金星进行长期观测,拍摄金星云层以下可视大气的立体运动图像,并安装了日本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陶瓷主发动机。  相似文献   
180.
2020年国外固体火箭行业受到疫情重大冲击,其中供应链遭受的打击使得各个项目相对预定完成时间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延误,项目供应商和生产商的抗风险能力成为新武器开发的重要指标.高超声速武器攻防开始走上实用的舞台,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精确制导武器部署,将本年度领域内出现的热点进行分析展示,对于更好地理解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