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5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临床分离工件直线度和工作台直行运动误差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研制的四点法误差分离技术(EST),用来分离工件的形状误差和工作台的误差运动:三个传感器A,B和C作l1=l2=l的等间距布置,第四个传感器D与C的间距为l±TS,而TS为采样间隔。只要预置合适的初值并经适当的计算路线,便可重构出工件形状误差和工作台的运动误差。本方法区别于频域三点法的特点是毋需进行FFT运算,而区别于时域三点法,则是采样间隔又不受传感器间距的制约。  相似文献   
82.
微动操作手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微动操作手的机构选型主要有两种形式: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它们各有优缺点.基于优势互补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机构形式,即串并联机构.为了评估微动操作手结构参数误差对末端执行器位姿的影响,利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安装加工误差、驱动误差与末端位姿误差之间的关系式,得出了若干对微动机构的设计、加工、安装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这种分析的方法同样也可应用到其它并联或串并联机构的误差分析研究中.  相似文献   
83.
对当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的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进行分析,求导合理的疲劳强度条件.由材料力学可知,在简化的构件持久极限图上,同一循环特征下,构件的工作安全系数是由同一射线上的两点得到的.但由于构件的综合影响系数只对应力幅值(纵坐标)有影响,因此材料的持久极限与构件的持久极限一般不会落在同一射线上.由此可知,当前通用的非对称交变应力的疲劳强度条件是不正确的.通过对构件持久极限图的分析,进行了推导,得出了构件工作安全系数的正确表达式,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误差.结论指出,按原有的疲劳强度条件进行设计有时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84.
面向Ka频段航天测控设备天线标校工程应用需求,分析了大口径测控天线相位校准方法原理,论证设计了轻量化、模块化的组合式测控应答机无人机装载模式,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的S频段天线自跟踪叠加偏置进行Ka频段天线快速校相的方法,并进行了跟踪精度分析。计算了在不同地面测控天线口径下进行相位标校的链路余量,规划了无人机飞行航路和试验步骤,并进行了Ka频段天线快速校相、电轴一致性测试试验,每次相位标校得出的交叉耦合和灵敏度系数指标均满足天线对无人机信标的闭环自跟踪要求。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大口径测控天线相位校准方法能够为Ka频段测控设备标校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基于力矩前馈和舵机角度补偿的力矩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舵机刚度测试中力矩精确加载问题,设计了基于力矩前馈和舵机角度补偿的高精度、大量程力矩加载控制系统.对系统中力矩电机、力矩电机驱动器和加载弹性杆进行了建模分析.从加载目标、频宽及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弹性杆刚度对力矩加载性能的影响.针对力矩闭环控制系统的持续振荡及相位滞后问题,基于不变性原理引入了力矩前馈及舵机角度补偿的复合控制策略.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力矩的振荡及相位滞后,满足刚度测试对加载力矩的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6.
史创  郭宏伟  王洪洋  陶磊  刘荣强  邓宗全 《宇航学报》2021,42(12):1493-1501
为满足超大型(公里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大型结构体组装接口并对其装配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详细设计了一种纯机械式双锁定组装接口。其次,通过建立接口运动学模型,对组装接口的容差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 X 方向容差为14.25 mm, Z 方向容差为15.84 mm,绕 X,Y,Z 三个轴的角度容差分别为5.65°、5.51°和5.34°。最后,对对接接口进行了ADAMS仿真分析,验证了容差分析的正确性,得到了对接机构接触力与静摩擦系数、机械臂推力、碰撞锥角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关系,为空间对接机构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基于最优交会轨迹的空间自主交会跟踪控制问题.根据应变能最小原则选取空间三次最优几何Hermite曲线作为交会参考轨迹,该参考轨迹在时间固定、端点及相应切矢量给定条件下应变能最小,且构造简单,光滑性好.针对空间交会模型的强耦合非线特性采用机器人控制中常用的计算力矩法设计参考轨迹跟踪控制器,实现了固定时间最优自主交会...  相似文献   
88.
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设计、制备和力学性能方面对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包括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褶皱夹芯结构以及蜂窝夹芯结构对应的拓扑构型设计和制备工艺,重点从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报、力学性能实验表征和失效模式分析等角度评述了性能改进的最新研究。通过对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最新研究进展的总结与分析,展望了点阵夹芯结构、褶皱夹芯结构和蜂窝夹芯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9.
结合多年内部质量审核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内部质量审核的一些经验,并详细地阐述了其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0.
During conditions of northward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 the near-tail plasma sheet is known to become denser and cooler, and is described as the cold-dense plasma sheet (CDPS). While its source is likely the solar wind, the prominent penetration mechanisms are less clear. The two main candidates are solar wind direct capture via double high-latitude reconnection on the dayside and Kelvin–Helmholtz/diffusive processes at the flank magnetopause.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DPS utilizing a wide variety of space- and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but primarily from the Double Star and Polar spacecraft on December 5th, 2004. The pertinent observat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C-1 observes quasi-periodic (∼2 min period) cold-dense boundary layer (compared to a hot-tenuous plasma sheet) signatures interspersed with magnetosheath plasma at the dusk flank magnetopause near the dawn-dusk terminator. Analysis of this region suggests the boundary to be Kelvin–Helmholtz unstable and that plasma transport is ongoing across the boundary. At the same time, IMAGE spacecraft and ground based SuperDARN measurements provide evidence of high-latitude reconnection in both hemispheres. The Polar spacecraft,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fternoon sector, sunward of TC-1, observes a persistent boundary layer with no obvious signature of boundary waves. The plasma is of a similar appearance to that observed by TC-1 inside the boundary layer further down the dusk flank, and by TC-2 in the near-Earth magnetotail. We present comparisons of electron phase space distributions between the spacecraft. Although the dayside boundary layer at Polar is most likely formed via double high-altitude reconnection, and is somewhat comparable to the flank boundary layer at Double Star, some differences argue in favour of additional transport that augment solar wind plasma entry into the tail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