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65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1种新近开发的齿轮接触测量仪,该仪器利用先进的CCD光电接收器件作测量传感器,并利用IBMPC/XT计算机作数据和图象处理,使齿轮接触斑点的测量从测量精度和效率方面都比传统的目视观察,手工描绘提高一大步,本文着重讨论仪器光学机械系统的原理结构。  相似文献   
62.
反射激波作用下重气柱界面演化的PIV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平激波管中采用PIV方法研究了反射激波作用下SF6重气柱界面的发展演化。采用射流方法形成SF6无膜气柱界面,并以乙二醇作为示踪粒子。利用连续激光片光源结合高速摄影相机对流场进行显示,得到了反射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入射激波的冲击会在界面上产生反向旋转的涡环结构,而反射激波的作用会在界面上产生与初始涡环旋转方向相反的次级涡环结构。此外,对反射激波作用后的流场图像进行PIV后处理,获得了流场连续的速度场和涡量场。获得的环量与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也验证了本文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ordinated target localization method for clustered space robo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asuring capabilities of cluster members,the master-slave coordinated relative navigation strategy for target localization with respect to slavery space robots is proposed;then the basic mathematical models,including coordinated relative measurement model and cluster centralized dynamics,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By employing the linear Kalman flter theorem,the centralized estimator based on truth measurements is developed and analyzed frstly,and with an intention to inhabit the initial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target localization,the globally stabilized estimator is designed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pseudo measurements.Furthermore,the observ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stochastic system are also analyzed to qualitatively evaluate the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of pseudo measurement estimator.Finally,on-orbit target approaching scenario is simulated by using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which is used to verify the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estimator.During the simulation,both the known and unknown maneuvering acceleration cases are considered to demonstrate the robustness of coordinated localiz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64.
反射激波作用下两种重气柱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平方形激波管中对两种无膜重气柱界面(分别是SF6和氩气)在反射激波作用下的不稳定性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气柱界面采用射流技术形成,实验采用连续激光片光源照射流场,乙二醇作为示踪粒子,并用高速摄像机对流场进行拍摄,获得了入射激波以及反射激波共同作用下,两种不同气柱界面的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气柱的Atwood数不同,界面演化速率不同,反射激波到达前后的界面形态不同。SF6气柱在入射激波作用下会产生两个比较明显的反向的涡环结构,而氩气柱界面上由于产生的涡量较少,涡环结构并不明显。在反射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会出现明显的次级涡对,而且次级涡对的旋转方向与初始涡环结构的旋转方向相反。对于氩气柱而言,在反射激波作用下虽然也产生了与初始涡环方向相反的次级涡对,但次级涡对始终未充分发展。这是因为反射激波作用时氩气柱界面的Atwood数较小导致氩气柱界面上产生的反向涡量较少。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气体Atwood数对界面不稳定性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大气中低温液相过渡连接Al_2O_3陶瓷与WX60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快速凝固合金薄膜作插入金属在大气中低温液相过渡连接Al_2O_3陶瓷与低合金钢。接头的剪切强度及开焊温度试验结果表明:用快速凝固合金薄膜作插入金属时能明显地提高接头的剪切强度及开焊温度。其中用非晶态Cu_(50)Ti_(50)合金薄膜作插入金属时接头的改性效果最佳,最高剪切强度达74MPa,开焊温度为780℃。保温时间对接头的强度及开焊温度影响很大,接头的开焊温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但对强度而言,保温时间却存在一个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66.
飞行员产生错觉是导致飞行事故的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产生飞行错觉的原因、引起错觉的因素,并提出了预防错觉和正确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67.
利用中间相沥青纤维的自粘结性和沥青大分子沿纤维轴高度择优取向的特点,通过热压方法制备高导热块体碳材料。在纺丝和氧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主要考察了中间相沥青的熔融纺丝温度对纤维性能和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熔融纺丝温度越高,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直径越大;(2)在合适的纺丝温度下所得的纤维经氧化后热压制得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密度、热导率以及较低的电阻率。选取纺丝温度为308℃,所纺中间相纤维直径为20μm,氧化后经热压所得材料的密度、弯曲强度、热导率和电阻率分别为2.02 g/cm3、128.7 MPa、597 W/(m.K)和1.25μΩ.m。  相似文献   
68.
可扩展一致性接口 ( SCI)是 IEEE提出的一个协议标准 ,主要用于高速、低延迟的大规模集群系统。对 SCI协议的基本拓扑结构——环网进行了建模 ,在此基础上 ,对一个典型的 4节点环进行仿真 ,考察特定消息的网络延迟和网络负载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 ,SCI协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任务系统的互联  相似文献   
69.
中间相碳微球模压高密高强碳/石墨材料的SEM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中间相碳微球(MCMB)做原料,冷模压成型后再经过热处理后得到高密高强模压碳/石墨材料,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制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制备的碳/石墨材料相比,经过热处理的MCMB模压制品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1300℃热处理后MCMB模压制品的压缩强度可以达到240.8MPa,弯曲强度达到86.1MPa。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经过900℃热处理后的制品具有极为密实的结构,虽然在更高的温度热处理后,制品表面存在着一些小孔和微裂纹,但相对于常规碳/石墨材料而言,它们是非常微小的。另外,从高倍数SEM分析表明,MCMB是比较容易石墨化的碳材料原料。  相似文献   
70.
以不完备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变精度粗糙集方法与多粒度粗糙集方法进行融合,构建了基于容差关系的可变精度乐观和悲观多粒度粗糙集模型.这两种可变精度多粒度粗糙集模型都是基于容差关系的可变精度粗糙集与多粒度粗糙集的拓展形式.对可变精度多粒度粗糙集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讨论,为采用粗糙集方法处理不完备信息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