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5篇
  免费   1620篇
  国内免费   998篇
航空   4715篇
航天技术   1324篇
综合类   739篇
航天   222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81.
智能天线结构模糊自适应变形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登云  夏人伟  赵国伟  赵豫 《宇航学报》2006,27(2):245-249,267
基于dSPACE半物理仿真系统和所研制的压电作动器,设计并构建了智能天线结构实验平台,进行了结构变形控制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常规PID作为基本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将两种方法对应的不同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所给的实验条件下,基于压电材料可实现对智能天线结构变形的控制,作动器控制变形量最大可达166μm;两种控制方法均可对结构变形进行控制,模糊自适应方法的绝对位置控制精度达到±0.5μm;应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对结构进行变形控制,较之常规PID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系统响应的超调量,缩短稳定时间,提高控制精度,得到更好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82.
王敏  周军 《宇航学报》2006,27(4):775-778
重点研究了卫星通过轨道机动逃避碰撞、拦截并经一段时间后返回原轨道的逃逸方式。利用非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脉冲推力能量最省的逃逸轨迹规划模型,并考虑非球形摄动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求解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非球形摄动因素对逃逸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固体推进剂模拟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实验系统,给出了实验塞式喷管型面设计方法和特征线法在塞式喷管流场计算中的应用,癖结了实验研究结果,并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包括燃烧室压力,底部气锥流量,内膨胀比,侧喷管倾角,底部压缩角等对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推力方向与其轴线方向夹角的高度特性。  相似文献   
84.
概述了机载雷达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出有源相控阵雷达相对于传统的机械雷达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指出有源相控阵雷达是未来机载雷达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
一种新的共轭增强MUSIC测向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剑  黄知涛  周一宇 《宇航学报》2007,28(5):1309-1313
提出一种新的测向算法。利用阵列输出的非零时延互相关函数及其共轭形成伪阵列输出,从而得到伪协方差矩阵,对其进行特征分解,利用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搜索得到的空间谱函数的极大值点对应的角度就是波达方向。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可对多于阵元数的信号进行测向,其测角精度和分辨力优于MUISC和MUSIC-like算法。  相似文献   
86.
通过分析返回舱在着陆时所具有的水平速度也可能对着陆安全构成威胁的事实,论述了为返回舱增加横向缓冲装置的必要性,由此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返回舱着陆下降过程中测量其水平运动速度。提出了全新概念的以视觉图像为唯一信息来源的返回舱水平速度测量方法,仅以双目摄像机系统作为传感器,避免了对返回舱原有传感器系统的改造。通过对着陆区域地面图像的采集和在线处理,利用双目交会测量原理得到返回舱当前的大地坐标和姿态。仿真实验证明,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7.
Using both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s of the collisionless anisotropic current sheet generated by the impinging flows of transient ions, we have studied the self-consistent solutions taking the plasma trapped in the sheet into accoun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exists a limited window in the space of system parameters where self-consistent solutions can exist. When the density of the quasi-trapped plasma is sufficiently large, a redistribution of the total current can be a cause of the sheet decay, when the local current of the trapped particles compensate (totally or in part) the main current in the center and at the edges of the sheet, while the total current generated by ions on the trapped trajectories vanishes.  相似文献   
88.
俞渭良  张振利  童京富 《上海航天》1997,14(3):3-7,,11,
详细介绍了××改型导弹折叠舵研究课题的成果。内容包括:主要设计要求、研制程序、方案的拟定、设计、试验及结果分析、结论等部分。通过试制及试验,证明把高强度扭力杆应用于折叠舵的展开机构具有展开能量大、展开时间短、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该项技术不但使××改型导弹折叠舵课题获得成功,而且可以推广应用到需要折叠与展开的其他飞行器上  相似文献   
89.
采用交错网格系统SIMPLE算法和二维两相流场燃烧模型,对有不同形状(矩形、圆弧三角形及其混合结构)和位置扰流环的某双组元液体远地点发动机(LAE)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扰流环对提高燃烧效率作用明显。环的位置应适中(不能过于靠近头部和喷管出口处),其高度越大,燃烧效率越高。另外,矩形环的压力损失大于三角形环。  相似文献   
90.
基于反馈线性化和变结构控制的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韩艳铧  周凤岐  周军 《宇航学报》2004,25(6):637-641,668
在大姿态角的情况下,飞行器姿态运动的非线性因素和耦合因素不容忽略,使得传统的基于小扰动假设的近似线性化处理方法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首先运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飞行器姿态通道线性化解耦成三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然后运用分散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理论对每个通道分别设计变结构控制器,以期使系统获得对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鲁棒性。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适用于飞行器大姿态角飞行的情况,并对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