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9篇
  免费   1423篇
  国内免费   756篇
航空   3931篇
航天技术   838篇
综合类   470篇
航天   145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跨、超声速吸附式压气机平面叶栅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跨、超声速吸附式压气机平面叶栅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针对若干抽气位置、抽气量和流动条件不同的叶栅工作状态进行,结果表明:一般在通道激波后、附面层分离前抽气对控制叶片附面层在逆压力梯度区的发展、抑制分离、降低叶栅损失、升叶栅气动性能有较明显的效果;在跨声速叶栅中,抽气量大于某个时抽气才能起到减小损失、改善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模型变形视频测量的相机位置坐标与姿态角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风洞试验中的模型变形视频测量(VMD)要求双(多)相机大角度大重叠的测量方式,而通过现有共线方程的线性化模型难以取得高精度的相机位置与姿态角,故推导包含共线方程泰勒展开二次项的非线性误差模型,建立3控制点的VMD相机位置与姿态确定技术.多个工程实例表明该技术能取得高精度的相机位置坐标与姿态角,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航天器贮箱用钛制隔膜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弹塑性大位移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航天器贮箱用钛制隔膜变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首次通过编辑子程序实现了隔膜厚度的渐进变化及失效过程中隔膜的自动开裂,准确仿真出了隔膜在翻转变形过程中发生的褶皱、偏心与破裂等失效行为。依据此模型,分别对075 mm等厚隔膜及055~08 mm变厚隔膜的翻转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其翻转规律及失效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等厚隔膜在翻转过程中易产生褶皱,渐变壁厚隔膜翻转性能明显优于等厚隔膜,能克服褶皱的产生,但变厚隔膜在变形过程中易产生偏心。通过与试验对比表明,数值仿真能准确预测隔膜的变形规律与失效模式,为后续优化厚度分布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有限推力椭圆轨道近距离拦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荻  张刚  孙胜 《宇航学报》2010,31(7):1762-1767
针对椭圆轨道近距离飞行器确定时间最小能量拦截问题,研究了有限推力一次机动作  相似文献   
995.
冯新岗  周诠 《宇航学报》2010,31(7):1850-1854
以卫星遥感图像作为载体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复杂度分类的信息隐  相似文献   
996.
田秀  曲建俊  周宁宁 《宇航学报》2010,31(5):1452-1456
在真空低温的苛刻环境下,测试了盘形行波型超声马达的负载特性和转速稳定性。引 入输出总功率的概念,分析了在真空低温下超声马达的驱动特性变化情况。针对超声马达的 结构组成,探讨了几个影响非常态下超声马达驱动性能的因素,如胶粘剂、摩擦材料、压电 陶瓷等,为非常态下的超声马达结构设计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压电陶瓷的 压电性能下降,但采用低温胶制作定子时,超声马达在低真空和低温-80℃环境 下仍能运行。Ekono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适合低温使用。
  相似文献   
997.
黄河  周军  刘莹莹 《宇航学报》2010,31(9):2108-2113
在卫星编队队形重构过程中,如何在实现编队整体燃料消耗较少的同时使得各子卫星燃料消耗均衡,能够有效地提高卫星编队整体的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中心位置可变的卫星编队队形重构新方法。该方法以虚拟中心位置为寻优变量,以首末脉冲时刻可优化的双脉冲规划作为单星轨道机动策略,将编队队形重构问题转化为混合0-1数学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在实现整体燃料次优的同时,兼顾了各星当前的燃料剩余水平,实现了各子卫星的燃料均衡。  相似文献   
998.
伪码辅助载波星间自主测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胡修林  王新模 《宇航学报》2010,31(6):1618-1624
提出了一种存在弱相对运动的卫星之间基于载波高精度自主相对测距技术,它借助伪码测距技术所得到的粗测距离和cm级测距精度选择载波频率,消除了载波测距中存在的整周模糊度问题,避开了复杂的整周模糊度求解算法;借助伪码高精度时间差测量技术,使不同卫星上面伪码和载波相位观测时间之差的测量精度(标准偏差)优于0.1 ns,并使得星间钟差可忽略不计。最终测距3σ精度有基于伪码的cm级提高到了mm级。文中不仅分析了相对静止时卫星间的距离测量精度,而且分析了存在弱相对运动(相对运动速度不大于10 m/s)时卫星间距离测量精度。理论分析和工程可实现性分析都表明:该技术切实可行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99.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再入制导(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再入制导算法。算法可分为轨迹规划算法和轨迹跟踪算法。较之经典的规划阻力的航天飞机制导方法,此算法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都直接在高度-速度空间里进行。在规划算法中,所有的轨道不等约束都可用高度-速度空间里的上下边界来表示,之后基于此边界采用线性化插值的方法来产生标称轨迹族,最后根据末端约束(末端能量管理)和航程约束来选择所需的标称轨迹。跟踪算法则采用反馈线性化来跟踪此标称轨迹进而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此算法另一有别于传统方法的特点在于算法可使用一个航迹角控制器来增加航程,以满足大航程需要。适当地结合规划-跟踪算法和航迹角控制器可给再入制导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另外,算法对各种建模误差与噪声的鲁棒性经验证也是符合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00.
熊鸥  陈吉安  匡波  王全保  谢宝津 《上海航天》2010,27(5):18-21,54
提出了一种新型接触热导的模型。充分考虑界面上微凸体的变形,根据微凸体变形连续的特点,分别给出了弹性、弹塑性、塑性三种变形时的接触方程。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描述粗糙表面轮廓曲线,并考虑了接触点的基体热阻及其界面收缩热阻,构建了分形热阻网格模型,分析了接触热导与载荷的关系,与实验数据及模型、Mikic弹性模型和Yovanovich塑性模型的预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界面接触热导,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