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93篇
航空   329篇
航天技术   173篇
综合类   95篇
航天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61.
DOA estimation for attitude determination on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order to determine an appropriate attitude of three-axis stabilized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ovel attitude determination method usin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estimation of a ground signal source. It differs from optical measurement,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 inertial measurement,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ttitude determin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haracterized by taking the ground signal source as the attitude reference and acquiring attitude information from DOA estimation. Firstly, an attitude measurement equation with DOA estimation is derived in detail. Then, the error of the measurement equation is analyzed. Finally, an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is presented using a dynamic model, the attitude measurement equation, and measurement errors. A developing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which test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th smart antennas can be stabilized in three axes by corporately using a magnetometer, reaction wheels, and three-axis magnetorquer rods.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The method could be a backup of attitude determination to prevent a system failure on the satellite. Its precision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snapshots and the input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with DOA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662.
激光测速技术(LDV)诞生50周年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50年来激光测速技术(LDV)的发展过程,取得的主要成就,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出的重大贡献。LDV为流体力学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测试手段,开辟了对复杂流动精确、定量、动态测量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63.
储液油箱晃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CCAR25部965条燃油箱晃振试验要求,以数值分析为手段.研究了某机整休油箱在晃动环境下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液面在晃动过程中几乎处于平面状态,波动很少,可近似为准静态现象;且油箱结构应力响应与激励载荷时间历程趋势一致。可为燃油箱结构设计及试验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4.
现有图像配准算法中,借助图像采集设备参数的方法存在硬件内参难以获得或精度不够的问题,采用匹配图像特征计算图像单应性的方法存在对场景深度信息利用不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结合可见光图像与其深度信息来生成更具有真实性的配准图像对数据,用以训练得到一个可以进行像素级别图像配准的深度神经网络PIR-Net。建立了一个大规模、多视角、超仿真的图像配准数据集:多视角配准(MVR)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7 240对含有深度信息的待配准图像及其像素级别的坐标对准真值;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训练得到一个能以全分辨率形式对2幅输入图像之间的坐标变化矩阵进行重建的PIR-Net。通过实验验证了PIR-Net能够在未知相机内参的情况下实现不同视角的可见光图像配准,并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配准精度。在MVR数据集上,PIR-Net的配准误差仅为通用的特征匹配对准算法(SIFT+RANSAC)的18%,同时减少了30%的时间消耗。   相似文献   
665.
多维立方体由基本立方体和基本立方体的聚集产生的立方体组成.为了实时响应查询,查询优化非常重要.多维立方体实体化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在整个立方体集中实体化一个适当的子集,满足较好的空间和时间的平衡,并且满足对视图查询频率不同的要求.为了实体化一个合适的立方体子集,通过介绍启发策略,提出了立方体实体化的启发式遗传算法.该算法可以在用户要求的限定的存储空间约束条件下,较快的求出全局最优解.经实验测试,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快速的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666.
基于受摄轨道模型的小卫星轨道摄动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融  熊智  乔黎  刘建业 《航天控制》2007,25(3):66-70
小卫星在实际运行中受到多种摄动力的作用,这会对其轨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小卫星的轨道设计与控制中,摄动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以500km高的小卫星太阳同步轨道为研究对象,运用轨道摄动的基本理论,估计了地球非球形引力、大气阻力、太阳光压及第三体引力的量级并进行比较;建立小卫星轨道摄动分析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小卫星轨道摄动问题展开仿真研究,验证了几种主要摄动力的量级估计的结果,分析比较了几种主要摄动力对小卫星运行轨道的影响程度及规律,本文结果对小卫星轨道设计与控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7.
在网络系统中,节点缓冲区内消息发生覆盖或溢出会造成消息的丢失,对于限时令牌网络,节点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缓冲容量的分配是影响消息实时性的重要因素.针对令牌传递网络分析了节点消息缓冲机制,说明了消息缓冲容量的确定与网络带宽分配方法的关系,并提出了消息缓冲容量的确定方法,导出了避免消息覆盖或溢出所需的最大发送和接收缓冲容量余度.指出在消息的产生间隔大于该消息的最大允许的延迟时间和接收节点响应时间的条件下,发送和接收端的消息缓冲容量等于被缓冲消息的长度.  相似文献   
668.
本文应用激光蒸汽屏方法揭示了在跨超声速进,战术弹模型大攻角下的空间流态,同时,分析了旋涡和涡系干扰。  相似文献   
669.
不完全疲劳寿命数据可靠性分析的秩统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峻江  武哲  高镇同 《航空学报》1998,19(2):216-219
首先给出了不完全疲劳寿命数据和无失效寿命数据的平均秩估计量公式,然后导出了不完全疲劳寿命数分别遵循三参数Weibul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参数的等权估计公式与加权估计公式,最后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70.
研究了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和液芯光纤对复合材料结构中的损伤进行自诊断、自修复的方法。对总体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做了初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