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138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如何提高飞机舱门锁机构关闭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时间,降低舱门故障率是亟待解决的 问题。选取某型飞机舱门锁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 LMS建立飞机舱门锁机构仿真模型,研究锁机构关闭过程 中最大液压力失效和关锁时间失效模式的影响因素,考虑两种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基于重要抽样法和 B-P 神经网络方法,计算飞机舱门锁机构多失效模式下的可靠性;将这两种方法仿真计算结果与传统蒙特卡罗方法 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上两种计算飞机舱门锁机构可靠性的方法是合理的,其误差范围均在3%以 内,且两种方法的计算效率相较于传统方法均有所提高;其中,B-P神经网络方法比重要抽样法计算精度和效 率更高,更适用于研究飞机舱门锁机构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的全台压气机试验器性能曲线实时跟踪系统,是根据排气节气门的变化,进行动态跟踪处理及显示的监控系统,本系统的软件是用QB4.5快速BASIC和汇编两种语言混合编制的,解决了在西方DOS下使用国际GB-2312汉字库显示汉字、实时汉字下拉菜单选择、动画跟踪、鼠标器操作修改设计曲线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3.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主动力发生器和动力反共振隔振装置(DAVI)所组成的主动反共振隔振装置(ADAVI)。从理论上分析了主动振动控制对DAVI隔振性能的改善情况,提出了一种考虑控制力的限制和稳定性要求的优化选择主动控制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控制可大大地改善DAVI的传递率特性和稳定性,该装置尤其适合于周期激励和随机激励同时存在的场合。  相似文献   
44.
为分析新设计的进气加温模拟装置对涡扇发动机进气流场稳定性的影响,对试验设备、测试方案、进气流场的稳定性评 估方法和试验方案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开展气源供气温度、供气流量和发动机状态多因素匹配工况下涡扇发动机与进气加温模 拟装置的联合试验,确定发动机进口气流稳定性指标的最高值。对不同试验工况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气加温模拟的 稳压进气道对发动机进口压力场影响较小,发动机状态稳定时进口温度场只有1个高温区,T 1 升高以及发动机状态提高,温度场及 压力场不稳定性增大,多工况下发动机温场周向不均匀度最大为0.6907%,压力场周向畸变指数最大为0.0187%。进气加温模拟 装置条件下,发动机压力场和温度场稳定性情况满足发动机试验要求,可为后续开展发动机进气加温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靠性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亦是武器装备质量的重要内涵。本文综合研究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并结合实例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6.
李伟民 《火箭推进》2006,32(3):56-62
介绍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起动过程中的煤油供应技术。主要叙述起动容器系统的设计、主容器和起动容器接力工作和两个容器同时工作的工作方法及试验程序以及两个容器同时工作时起动容器液面的控制方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7.
基于MiniGUI的嵌入式电加工数控系统图形界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将MiniGUI应用于嵌入式数控电加工系统硬件平台组成和软件操作系统的选择,概括了所采用的图形支持系统MiniGUI的性能特点、体系结构及程序开发方法,然后给出了该系统界面的设计框架,最后对参数设置,数控程序界面,加工显示等功能模块设计进行了说明.实验表明,系统具有界面友好,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卫星地面供配电测试阶段的母线电压及二次电源电压测量为背景,设计了多通道隔离电压采集板卡。首先归纳总结了卫星母线电压、二次电源电压及遥测指令信号典型接口电路,分析了以上几种电路的输出阻抗特点,然后设计了合理的隔离电路及测量电路,最后提出基于成熟的CPCI总线架构的模块化板卡方案实现测试设备的通用化设计及隔离性验证方法;经实际产品研制和系统测试,该板卡能够满足供配电地面测试设备对多通道隔离电压的采集需求。  相似文献   
49.
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age (VFC) is an important vegetation parameter affecting exchanges of carbon, water, energy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surface. In this study, the applicability of tonal and texture measures calculated using an IKONOS_2 image in retrieving VFC of forest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urban area of Nanjing city, China. Four spectral vegetation indices (VI) and six texture measures (TEX) were related to VFCs acquired from in situ measurements. Models for estimating VFC based on VIs or/and TEXs were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for planted low broad-leaf forest plots (PLB), planted mature forest plots (PMF), natural broad-leaf forest plots (NBF), and all forest plots (ALLv),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is applicable to estimate VFC in urban areas, and TEXs may act as effective supplements of vegetation indices (VIs) for the retrieval of VFC. VIs are suitable for VFC estimation of mature forests (such as NBF and PMF) with high vegetation density, and TEXs can yield a more accurate estimate for planted forests (such as PLB and PMF) with regular spatial distribution if they are calculated with proper parameters, such as window size. The combination of VIs and TEXs improve the estimation of VFC if forest types are not previously differentiated.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determining effective spectral or texture parameters in VFC estimation under simila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vegetation maturity and regularity.  相似文献   
50.
翼身融合民机总体气动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刚  张彬乾  张明辉  桑为民  袁昌盛  李栋 《航空学报》2019,40(9):623046-623046
翼身融合(BWB)布局作为下一代亚声速民机主流方案已得到共识,研究步伐正在加快,进入工程应用指日可待。在回顾国内外BWB民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飞翼布局(FW)和BWB布局的差异,明确了BWB概念特征及应用范围。聚焦BWB飞机总体气动设计中的技术挑战和对策,重点论述分析了BWB布局技术瓶颈及设计思想演化,新型结构与重量估算、适航符合性等总体设计问题,气动布局设计原则、高-低速性能协调等气动布局设计问题,飞-发干扰与一体化设计、新型发动机技术应用等飞机-发动机综合集成设计问题,降噪技术及其衍生的设计冲突、考虑噪声指标的总体设计策略等问题。并从技术进展和工程可实现性角度,展望了BWB民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