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53篇 |
免费 | 3300篇 |
国内免费 | 145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534篇 |
航天技术 | 1860篇 |
综合类 | 704篇 |
航天 | 3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336篇 |
2022年 | 735篇 |
2021年 | 781篇 |
2020年 | 736篇 |
2019年 | 670篇 |
2018年 | 661篇 |
2017年 | 790篇 |
2016年 | 544篇 |
2015年 | 706篇 |
2014年 | 604篇 |
2013年 | 686篇 |
2012年 | 767篇 |
2011年 | 811篇 |
2010年 | 737篇 |
2009年 | 689篇 |
2008年 | 701篇 |
2007年 | 651篇 |
2006年 | 593篇 |
2005年 | 487篇 |
2004年 | 436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292篇 |
2001年 | 180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川南汉族民歌《槐花几时开》和鄂西土家族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极度相似,或者本就是同一首民歌,应该是川南、鄂西两地所属的武陵地区各民族,因相同的自然环境、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各民族长期较为稳定的杂居聚集、交流融合而产生的相同或相似的审美观,进而形成"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3.
74.
DG/FV混合方法因其具有紧致、易于推广获得高阶格式及相比同阶精度DG方法计算量、存储量小等优点,自提出以来已成功应用于一维、二维标量方程和Euler/N-S方程的求解。综述了DG/FV混合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DG/FV混合方法的空间重构算法、针对RANS方程的求解方法、隐式时间离散格式、数值色散耗散及稳定性分析、计算量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系列粘性流算例的计算结果,包括用于验证混合方法数值精度的库埃特流,以及方腔流、亚声速剪切层、低速平板湍流、NACA0012翼型湍流绕流等。数值计算结果表明DG/FV混合方法达到了设计的精度阶,且相比同阶DG方法计算量减少约40%,而隐式方法能大幅提高定常流的收敛历程,较显式Runge-Kutta的收敛速度提高1~2个量级。 相似文献
75.
月面远程运输飞行轨迹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月球表面不同区域之间的载人或载货运输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上升-巡航-下降模式的燃料最省飞行轨迹。首先通过求解不同飞行时间的Lambert问题确定了最佳飞行时间,并获得了对应的双脉冲解,然后利用有限推力替代两次速度脉冲,建立了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得到了有限推力燃料最省飞行轨迹。优化设计过程中主要研究了两个主要难点:bang-bang控制与飞行高度约束。这两个问题通过推力加速度与飞行时间的数值延拓得以解决,同时揭示了月面飞行的基本原理。最后给出了3种不同应用场景的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当飞行时间为小时量级时,上升-巡航-下降飞行模式下的优化解即为燃料最优解,如果飞行距离较远,则还需要适当增加飞行时间从而满足飞行高度约束。 相似文献
76.
文章以光伏并网电站为背景,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并网监控网络系统,为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下位机采用2407作为整机控制单元,硬件上详细论述了DSP与CAN的接口电路。软件设计则以CAN模块为主体,实现上、下位机的实时通讯,并开发了以.NET为框架的C#平台,进行了监控界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77.
针对太阳能无人机在飞行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太阳能电池局部遮挡情况,开展相应的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和能源控制研究。通过将发光亮度引入相对吸引力计算过程对萤火虫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了局部阴影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的高效追踪。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考虑局部遮挡情况下太阳能无人机的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混合能源状态机控制规则。以"蒲公英I"无人机为例,建立了太阳能电池阵列模型,开展了考虑局部遮挡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仿真实验;基于"蒲公英I"飞行剖面,开展了考虑局部遮挡情况的混合能源控制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萤火虫算法可以实现在局部阴影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的有效跟踪,与萤火虫算法相比收敛时间更短、且功率波动幅度更小;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和状态机能源管理策略,在考虑局部遮挡的飞行状态下可以实现太阳能电池/蓄电池之间的合理功率分配与控制。 相似文献
80.
Al2O3(YAG)/LaPO4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Al2O3(YAG)作为基体片层材料,LaPO4作为界面层材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出基体层材料的坯片,然后在基体层坯片上采用浸渍或喷涂工艺附着界面层材料,最后将坯片叠置于模具中热压烧结.制备的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均匀,基体片层厚度为110-150μm,界面层厚度为10~30μm,实测层厚比为11.重点研究工艺参数及界面层成分对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室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物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比基体材料略有下降,但室温断裂韧性达到了13.52MPa·m1/2,是基体材料断裂韧性的3倍.对比氧化物基层状陶瓷复合材料与基体材料在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路径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