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161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钛合金加强框是飞机结构的重要构件,其在框段组合时机械连接与潜弧焊焊接方式均存在不足。真空电子束焊接(EBW)是实现钛合金框段组合的新型制造方式,具有显著优势。采用"积木式方法"展开系列试验研究:首先针对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TC4-DT焊接试样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标的参数对比获取合理的焊后热处理制度;然后通过系列焊接标准试样拉伸试验、断裂韧度试验及裂纹扩展率试验,获取基础性试验数据,并对焊接性能进行判断;最后经过短梁试验、部件试验以及机上应用,完成TC4-DT钛合金加强框EBW工程应用。结果表明:TC4-DT钛合金加强框EBW接头力学性能良好,较机械连接质量收益明显。  相似文献   
62.
左沅君  李峭  熊华钢  卢广山 《航空学报》2019,40(7):322739-322739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MB-OFDM-UWB)是航空电子内部无线互连(WAIC)的候选通信体制之一,不同于普通的室内无线信道,超宽带信号在金属和复合材料的机舱内部存在复杂的反射和多径干扰。给出一种适用于WAIC应用的MB-OFDM-UWB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方案,并参照IEEE802.15.4a标准提出一种适应航空电子机舱内部特征的多簇多径UWB信道模型;通过基于接收球的反射角误差法仿真得到无线信道的冲激响应,确定了机舱环境下信道模型的簇到达率、径到达率和混合因子;进而采用Simulink进行MB-OFDM-UWB信号系统仿真,表明在110 Mb/s码速率条件下,当误码率低于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规定的10-6,机舱环境下的信噪比应比普通室内环境高1 dB。另外,在研究过程中,为了确认电磁仿真中接收球半径的有效性,针对基准环境将仿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3.
利用Kane法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并考虑根铰间隙影响因素,建立适用于空间柔性太阳电池阵的多框架展开机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框架展开机构的展开方式和展开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机构组成部件在展开过程中的几何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学特性,分析了框架展开机构各个关节点运动特性、铰链间隙与外部驱动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框架展开机构各运动部件的驱动力矩是保证框架按照确定规律展开的必要条件;根铰间隙对太阳电池阵框架展开机构角加速度影响较为明显,进而影响到展开框架展开过程的稳定性,对转角和角速度几乎没有影响;在进行空间太阳电池阵框架展开机构设计时应严格控制铰链轴间隙,并通过动力学仿真校核间隙对太阳电池阵展开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空间柔性太阳电池阵多模块框架展开机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4.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展了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机械臂操作终端抓取漂浮小球试验为在轨试验任务之一。为研究漂浮小球与机械臂操作终端运动特性之间的匹配性,文章建立了在轨微重力环境下小球运动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采用动网格方法对不同小球的运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小球的运动规律,由此确定小球的设计参数范围,作为机械臂操作终端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最终,数值模拟结果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试验数据的对比初步验证了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使用多块网格的嵌合体技术,计算了机翼-机身-吊架-短舱的跨声速流场。将机翼-机身-吊架-短舱流场分为机翼-机身和吊架-短舱两个子区域,根据嵌套网格结构建立机翼-机身-吊架-短舱的组合网格,分别对这两个子区域根据相应的边界条件独立求解,然后采用嵌合体技术传递两个子区域的干扰信息,通过两个流场的耦合迭代得到机翼-机身-吊架-短舱流场的计算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管理的实质、管理部门的角色、岗位分析和描述、薪酬制度、招聘和绩效考核以及培训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国有企业人事管理转换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67.
用遗传算法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典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并证明为 NP-hard问题。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是古典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扩展 ,它允许工序由一个机床集合中的任意一台加工 ,调度的目的是将工序分配给各机床 ,并对各机床上的工序进行排序以使完成所有工序的时间最小化。本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研究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直观的基因编码方法 ,从而取消了运用遗传算法求解作业车间问题时为使基因合法化而进行的基因修复过程 ,仿真结果表明用该遗传算法解决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8.
多Agent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Agent与多Agent系统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Agent技术已经被认为是进行分布式工业系统建模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设计与实施分布式智能制造环境的最自然的手段,是构建下一代制造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基于Agent的制造系统是多Agent系统理论和方法在制造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在对Agent与多Agent系统技术研究进行简要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Agent技术在制造企业集成,供应链管理、制造规划、调度和制造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并对Agent制造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9.
外星探测器依赖于探测装备完成探测任务,国际上常采用着陆器和巡视器设计外星探测器。外星探测器重量直接影响着探测成本,如果能把着陆器和巡视器融为一体,设计出可在月面反复着陆和行走的飞跃器,则能显著降低外星探测器的重量,大幅减少外星探测的成本。由于人类还没有实现利用腿式机器人探测月球,腿式月球探测飞跃器的开发可体现我国航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依托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航天五院总体部)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项目“反复着陆器设计”,开展了月面低空飞跃着陆行走四足和六足飞跃探测器初探。飞跃探测器方案采用并联式主动腿式机构,具有在多种复杂地形上主动缓冲着陆和行走的适应能力;设计并采用了一种新型高功率密度力控驱动单元;进行了飞跃探测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实现了轻量化;针对着陆和行走过程中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主被动复合缓冲设计思路和控制方法,实现了飞跃器着陆过程的缓冲和身体稳定性,具备多次缓冲、自主移动、可收拢展开、着陆姿态调整、复杂地形适应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70.
本文使用于存在较大分离区的Johnson-King湍流模型对多段翼型流场及某型歼击机外形全机流场的雷诺平均NS方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多段翼型及有三角翼的全机外形的最大升力和三角翼翼尖涡,二次涡等粘性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