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7篇
  免费   9513篇
  国内免费   2096篇
航空   19014篇
航天技术   1641篇
综合类   572篇
航天   2529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561篇
  2019年   1201篇
  2018年   1396篇
  2017年   1330篇
  2016年   1360篇
  2015年   1329篇
  2014年   1200篇
  2013年   1205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109篇
  2010年   1120篇
  2009年   1142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844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357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361篇
  1990年   293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232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利用特征结构配置法所揭示的线性多变量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配置自由度,求解具有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控制系统设计问题,使得闭环系统在具有任意给定的希望特征值集合条件下,性能指标达到极小。文中建立了最优二次型性能指标与闭环特征结构的关系,提出了逐个优化特征向量的算法,这一算法概念直观并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可以推广到一般的特征结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2.
秦伟泽  李秉尚 《上海航天》2005,22(Z1):61-64
阐述了风云二号(FY-2)C星测控分系统应答机子系统的功能,以及载频中心频率、工作体制、接收机输入信号电平、馈线损耗、发射性能和功耗等主要技术指标.给出了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了C星应答机的倍频链电路、调制器、选用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以及功率合成器放电余量增大等设计改进.试验验证及在轨运行状况表明,C星应答机工作正常,所作技术改进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73.
内喷管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伟  覃粒子  刘宇 《宇航学报》2004,25(4):423-428,448
为了了解内喷管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应着同一个内喷管的三种不同间隙宽度的塞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间隙宽度的线性塞式喷管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和性能。比较了不同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内喷管间隙会增大线性塞式喷管的面积比和设计压比;内喷管间隙变宽,塞锥表面的压强下降,塞式喷管的性能下降,间隙宽度增大一倍,塞式喷管性能下降1%~3%。另外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内喷管的性能是整个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占了整个塞式喷管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74.
介绍几种航天雷达高度表,其中包括弹载雷达高度表、“土星”雷达高度表和“天空实验室”雷达高度表,最后介绍一种卫星雷达高度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5.
星光折射航天器自主定轨方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星光透射大气发生折射时 ,用星光折射角精确地反映星光在大气中离地球表面的高度 ,并建立高度、航天器与地球的几何关系。通过对折射角进行观测 ,间接测得地平 ,从而改善了用地平仪直接测地平所造成的航天器自主导航精度低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几种利用星光折射的航天器自主定轨方案 ,并作了细致的仿真实验 ,对直接和间接两种测量地平方法以及几种星光折射自主定轨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6.
The major goals of NASA's Terrestrial Planet Finder (TPF) and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s Darwin missions are to detect terrestrial-sized extrasolar planets directly and to seek spectroscopic evidence of habitable conditions and life. Here we recommend wavelength ranges and spectral features for these missions. We assess known spectroscopic molecular band features of Earth, Venus, and Mars in the context of putative extrasolar analogs. The preferred wavelength ranges are 7-25 microns in the mid-IR and 0.5 to approximately 1.1 microns in the visible to near-IR. Detection of O2 or its photolytic product O3 merits highest priority. Liquid H2O is not a bioindicator, but it is considered essential to life. Substantial CO2 indicates an atmosphere and oxidation state typical of a terrestrial planet. Abundant CH4 might require a biological source, yet abundant CH4 also can arise from a crust and upper mantle more reduced than that of Earth. The range of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solar rocky planets might far exceed that of the Solar System. Planetary size and mass are very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habitability and can be estimated in the mid-IR and potentially also in the visible to near-IR. Additional spectroscopic features merit study, for example, features created by other biosignature compounds in the atmosphere or on the surface and features due to Rayleigh scattering. In summary, we find that both the mid-IR and the visible to near-IR wavelength ranges offer valuable information regarding biosignatures and planetary properties; therefore both merit serious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 for TPF and Darwin.  相似文献   
77.
The Ariane transfer vehicle (ATV), an Ariane 5 borne, unmanned propulsion vehicle, is designed to transport the logistics needed to resupply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and the man tended free flyer (MTFF) step 2 with pressurized and unpressurized cargo and to dispose the waste. The ATV is an expendable vehicle and is disposed of by a safe atmospheric burn 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5 schedule it should be operational in 1996 for missions toward ISS and beyond the year 2000 for MTFF 2 missions.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the proposed ATV are the modified AR5 third stage L5, an upgraded VEB steering the launcher as well as the ATV and the P/L-adaptor providing mechanical and umbilical links to the payload. The mechanical part of the RVD-kit will be placed on the payload-module, the main RVD sensors are located on the adaptor and the needed computer intelligence will be integrated on the VEB. To minimize the development, and recurring costs, the ATV concept fully complies to the idea of maximum use of exist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mainly from the AR5, Hermes and Columbus programs thus minimizing development and recurring costs. The ATV is compatible to ISS, MTFF and OMV and is able to transport logistic modules compatible with NSTS and U.S.-expendable launchers.  相似文献   
78.
目前电子对抗系统广泛使用的数字储频技术主要是通过采样、存储和复制产生干扰信号.阐述了基于采样技术的信号重构及其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分析了在此基础上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合成产生干扰信号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9.
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故障诊断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神经网络方法和模糊推理方法为解决这一类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些算法。然而上述两种方法难以提高不确定故障诊断的性能。为此本文结合模糊理论的推理能力和神经网络学习的能力提出模糊神经网络故障检测方法。该算法同时具备模糊理论的处理不确定和不准确信息的能力和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本文结果应用到某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较好地解决了控制系统不确定故障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80.
国际空间站信息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支持在轨系统和有效载荷的操作 ,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空间站信息系统为处理器、工作站、大容量存储单元以及设备接口提供了一个高速、宽带网络。这种结构的关键点是 :1开放式的并且是非专用的 ,避免传统设计方法的浪费。 2结构化和标准化 ,支持组装、增长性和技术性插入。 3采用标准的与用户隔离的硬件和软件接口组成 ,使用户避免了系统的复杂性 ,并且简化了集成 ,缩短了设计周期 ,压缩了研制和维护费用。文中对国际空间站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初期设计、接口和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做了概要性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